阅读历史 |

90第90章(2 / 2)

加入书签

“马场?”

“是。”

“开在哪里?”

“蓟州玉田山。”

梁英继续道:“义父这两年渐渐将手上生意交予我打理,这家马场也在其内,我接手之后总要将之前的账目捋清,可谁知道算来算去,这账目始终不平,账面上少了一百万两,因为金额太大,我不便直接问询义父,便往前多查了两年,一直追溯到十几年前,无意间竟发现了这桩旧事,原来最初马场的主人是明威将军陆楷瑞,应该是景熙二年的事了,后来不知怎么的,这马场就换了主人,交到了义父手中。”

云笙沉思片刻,抬起头问道:“这间马场很大吗?账面上少了一百万两,竟然没有人发现。”

梁英道:“也不算突然少的,我一直往前查,是后来才发现,自景熙二年马场易主开始,每年账面上总要少十万两左右,一直到现在,积攒了这么多,只是账簿上对这么多的银子究竟挪做了什么,却说得很是含糊。”

“账簿你放哪里了?还在蓟州马场?”

梁英摇摇头,“我查看的都是后来的副账,原始账目听闻早些年马场起过一场大火,尽数都化成了灰烬。我当时是实在对这账目好奇,见这账簿残缺,便想去找马场干了多年的老伙计们打听,可找遍了整座马场,也只找到了一位老马夫,此人岁数大了,耳聋眼花,我问了许久这才问出了些零碎的,说是两人当年合开马场,但名义上一直用的是陆楷瑞的名义,可后来发生了分歧,两人大吵了一架,之后马场便失了大火,许多原始的账簿也不见了。大火过后,这马场便真正成了梁蔚做主,他们这些老伙计许多不是葬身那场大火,就是大火过后被辞退不用,想多求证些也无从下手了。”

他脸上挂着虚汗,“义父后来也察觉到我追查当年的事,警告过我两次,我趁机将每年账面上会少十万两白银的事告知于他,他说他知道,既然他老人家默许的,我自然也就将此事撩开了手。”

“你确定是从景熙二年开始,账面上才每年少银的?”

“是。”

云笙垂下头,想了片刻,起身将’谢恒‘送给她的那罐药扔了进去,朝重霈和梁英各看了一眼,笑道:“二位是老熟人了,有什么恩,什么怨,还是及早解决得好。”

说罢,起身出了暗牢。

只听到身后一阵叮当咣啷的声响和重霈对她高声的咒骂,她笑了笑,随手将舱门关紧了。

翌日天一亮,大船驶入浅滩。码头上人来人往,多的是谋生的脚夫们扛着大包走走停停的身影。搭建的草亭内外围满了人,浓郁的早餐香气阵阵,许多人身上挎着行礼,朝商贩们争相递着铜板,叫着:“老板,包子,来两个。”

“一个,给我一个就好。”

“给我个馒头就好。”

这时,一艘大船在晨曦中慢慢泊停。青州这地界,做生意的人不多,来往的船只也大多是些民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