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9第129章(2 / 2)

加入书签

云笙是殿上唯一的女子,想来也应是新朝唯一的女官,新主之前有特意交代,不必加身男子一般的衣衫,只需让织造局赶制几身雅致的女子骑装,胸前和后背缀上相应品级补子方便区分即可。

云笙笑了笑与之客套道:“六娘能有今日还是多亏了陶大人周旋成全。”

这是实话。

两人寒暄的片刻功夫,随侍太监已经搬了座来,大家坐到一处,倒有了几分在幽州时一起昼夜商讨事务的错觉。区别只在于这次瑞王的位置换到了丹墀之上。

会上宣布了新的首辅、次辅,补齐了六部空缺,宣布明年改年号为明熙元年,同时撤销南北东西四大营,全部整合入禁卫营,设统一守备一职总辖,平日驻扎城外,负责皇城内外防务。

禁军号废除,更幽州卫为羽林营,驻扎禁宫,负责皇帝出行及禁宫安危。改枢密院为都督府,以白起为大都督,节制举国军事。

“.....可朕犹嫌不足,此逆贼横乱,概因国朝兵力匮乏而起,且这几日朕命人清查国库,发现这场动乱过后,库中可用国银竟不足往年十分之二,可见大邺被贼子荼毒至此。朕心,甚痛!”明熙帝捶了一下座椅,坚韧道,“故此,朕欲广开海贸,增设新港,充盈国库。”

立刻有老臣跳出来反对,“皇上宏图心志,臣等感念,然前朝开海贸与蛮夷通物,这才招致倭匪上岸,搅扰不断,百姓们苦不堪言。国库匮瘠,不若再提高些许赋税.....”

这话一出,立刻遭到幽州新派官员的反对,其中以李川穹最甚,白了那旧老臣一眼道:“增税,姚大人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梁王谋逆,之后齐氏兄妹二人挟天子多日,搅得民不聊生,现在增加徭役赋税,姚大人是想生生要了那些百姓的命吗?”

吵吵嚷嚷了近半个时辰,明熙帝终于抓到了合适的时机,一言道:“朕心已决,海贸非开不可。”

那些旧臣们终于意识到,这位新主与之前他们服侍过的任何一位都不相同。

铁血强硬,远非他们靠着资历便能轻易糊弄的,这差日后只怕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当了。

陶嘉见新帝一锤定音,站起身拱手笑道:“这方才姚大人所言虽不全对,倒也有几分道理,沿海一带的确地势特殊,又毗邻海线,屏障难固。若是真因充盈国库而致使百姓被搅扰不断,确为不妥。故此臣提议,不若由皇上牵头,择一合适人选,建立一支只属于咱们自己的水师。”

听到这,云笙低着头唇荡开一点笑意,看来这场议事还真是为了自己而增设的。

人散去后,明熙帝单独留了她与陶嘉下来。

“新兵招募得如何?”明熙帝抬了抬手,示意她坐。

云笙恭敬道:“尚算顺利,除却之前那一万,眼下人数又多了不少,”她站起身,“之前皇上有大事要忙,臣不敢过多搅扰,但眼下青州财力有限,故此粮草兵器和军饷方面,臣想....”

明熙帝自然明白她的想法,“非朕不想帮你,方才你也听到了,这国库实在所剩有限,所以眼下军饷朕实在是无能为力,不过粮草方面,这两年朝廷倒是充足得很,过后朕让户部清点出来给你。”

云笙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自打她上报了要兴建新港,这上主竟也狡黠起来,想用她,可又不想付出太多,罢了眼下不是争这个的时候。

云笙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臣也知朝廷艰难,不是万不得已也实在不想为皇上添忧,实在是臣囊中羞涩。”

明熙帝也不想在刚开始用人时便刻薄太过,思考片刻,“罢了,朕再想想办法,命户部收紧其他用度,再从库中给你折出五万两军需费来,但你得想尽法子将这钱用在刀刃上,不可辜负朕的期许。”

云笙称是。

陶嘉捏着胡须在一旁,观看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