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0栽赃嫁祸(2 / 2)

加入书签

妫览见状,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纷乱,暗自思量:“汝之手段,实则较我更为狠戾,此刻却故作无辜之态,究竟意欲何为?”

于是,妫览眉头紧锁,目光如刀,直刺戴员内心深处,似在探寻其真实想法。

而戴员则低头不语,心中五味杂陈,似在权衡利弊,又似在挣扎抉择。

良久,戴员终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之色,缓缓而言曰:“既如此,那便除之。曹丕之命,已成我等掌中之棋,为谋大利,不得不为。”

“城中地势逼仄,难以潜行匿迹,何不设计诱之,使其远离城郭,而后施行诛戮?”妫览语毕,目光炯炯,直视戴员,颇有深意。

实则非为诱骗,盖因曹丕一行人于城中稍作休整,必将继续北上之行。

他们只需预先于曹丕必经之路设伏,必能将其一举擒获,无遗漏矣。

戴员闻言,一时语塞,只觉此计过于狠辣,心中不忍,却又无从反驳。

他支支吾吾道:“此计……此计未免过于……过于狠绝,恐非上策。”

妫览睹此景,嘴角微扬,笑意中透出一丝轻蔑,仿佛在讥讽戴员之懦弱。

他缓缓启齿,一句一字,语带深意:“戴太守乎,戴太守!”

“汝今已膺丹阳太守之重任矣。身处乱世洪流,安能存妇孺之仁?”

“不施狠辣手段,何以立身于世?”

“此策固然严苛,然实为万全之计,汝莫非另有良谋乎?”

戴员闻此,心中更是一凛,深知妫览所言非虚。

他们既已投身叛逆之道,双手早已沾满血腥,岂复清白?

孙翊、边鸿及不顺从的郡吏,皆已命丧其手。

再添曹丕一行人之亡魂,于彼等而言,又有何异?

皆不过是为求一己之私,行那狠辣决绝之事罢了。

他沉默片刻,终是相通,点了点头,默认了此计。

曹丕一行人由东门入宛陵之城,若循最短之道,理应自北门而出。

但他们于城东安顿,自东门离去亦非绝无可能。

入城当日,即是妫览与戴员二人,处决边鸿当日。

休整一日,在城中采买物资完毕之后,曹丕与郭婉秉持及早归都、不涉郡中纷扰之原则,决定立刻继续启程北上。

虽然他们听说了边鸿刺杀孙翊,旋即为妫览、戴员所诛之事。

城中流言纷飞,转瞬之间,二人又闻戴员借此良机,一跃成为太守,并力荐孝廉妫览出任丹阳大都督。

上官婉儿,久涉官场之域,即便对诸名未甚熟稔,亦能敏察其中潜藏之阴谋机变。

更何况她并非不知史事,她深刻记得这几人历史上行弑孙翊之举。

曹丕亦然,于此中蹊跷心知肚明。

“本欲俟郡丞戴员或邀吾辈稍坐,而今观之,其不取吾等性命,已属良善矣。”曹丕叹曰。

忆往昔,自宛陵赴吴县途中,戴员曾嘻嘻哈哈为之引路。

而今自吴郡返归,昔日那位性情暴烈之“准太守”孙翊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