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2守株待兔(2 / 2)

加入书签

但至于曹丕与孙权的通讯,则很容易断其联系。

曹丕、郭婉、蒋干,及步骘、卫旌等人,此时皆束手无策,没有速离宛陵之法。

众人于客栈已盘桓数日,虽饮食无忧,亦无人滋扰,然愈住愈感焦虑难安。

然此等忧虑,曹丕并未向孙绰、孙恭及僧侣支谦等人透露。

一则彼此交往未深,二则立场有异,无须令众人皆陷惶恐之境。

正当众人默默无语之际,忽闻门外健奴轻扣门扉,禀报道:“居士支谦来访,欲求一见。”

他们在客栈各居一室,除了郭婉、蒋干和步骘、卫旌外,彼此间鲜有往来,尤其是支谦,平日里更是鲜少踏入曹丕之房。

曹丕闻言,微微皱眉,心想此时支谦来访,所为何事?

遂起身迎之,开门见山问道:“居士此来,有何贵干?”

支谦立于门外,双手合十,面容慈悲,言道:“小僧冒昧来访,实有一事相求。”

“近日小僧于房中诵经,法器引磬略有磨损。闻宛陵市集之中或有售之,故欲前往购买,以助法音庄严。”

“然小僧初来乍到,不识路途,故而斗胆前来,望公子能赐一指引,或允贫僧结伴同行。”

曹丕听罢,心中明了,他们一行人在客栈中确有专门采买的健奴,所缺物料皆由专人购置。

支谦这几日,确实未曾踏出客栈半步,不识路途亦是常理之中。

诵经?

法会?

郭婉略一思索,回道:“居士若需入市,吾等自当相助。不过,吾亦欲往市集一探,未知居士肯否偕行?”

若曹丕公然走出客栈,必招摇过市,而僧弥之姿的支谦,以沙门之身入市,往市中购佛法器物,或不甚惹人注目。

妫览、戴员之辈,未必紧盯不放。

毕竟,江东僧侣在孙权之广布下,各郡皆有其踪。

僧弥之姿,入市出市,不甚惹人注目,较之曹丕,自是隐秘许多、让人放心许多。

于是,郭婉稍事筹备,遂与支谦共离客栈,往市中而去。

市在坊北,二人谨慎穿行于摊贩之间,既觅所需之物,又时刻留意周遭动静,以防不测之虞。

郭婉虽冒被紧盯之险,但其出客栈,并非无的放矢。

方才,听支谦所言诵经,实则乃是她忆及一斋僧古俗。

何谓斋僧?

据《梵网经》卷二所载,若遇疾病缠身、国家危难、贼寇侵扰之时,或父母、兄弟、师父、阿?梨等至亲之人亡故之日,乃至其头七、乃至七七四十九日之内,皆应虔诚诵读、宣讲大乘经律,举办斋会,以祈求福报。

举办此等斋会之僧,即是斋僧。

自魏晋以降,“斋僧法会”颇为盛行,王侯贵族常行之。

至唐代,其势愈炽,屡有万僧斋之盛举,如《大唐六典》所载:“凡国忌日,两京定大寺观各二,散斋。诸道士僧尼,皆集于斋所。”

《五代会要》亦载:晋天福五年,令每遇国忌,行香之后,斋僧一百人,永为定制。

何时举行斋僧法会乎?

最近的,就是孙翊的头七。

人死之七日,名曰头七,常延请僧众,设斋超度。

至于孙翊之头七,是否会设此斋僧法会,郭婉微眯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