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6冀州寻父(2 / 2)

加入书签

贫苦百姓到曹府门前混口吃食,也是活命之法。

曹操素不拘泥于繁文缛节,其年少之时,尚常与袁绍共行劫亲之事,又岂会在意此等不成文之讲究?

尽管时辰之上,未循古制,于日暮之时举行仪式,但是,曹彰仍旧谨遵母命卞夫人之训,一丝不苟地跟贺郎们一同,践行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之六礼。

此前诸多繁琐之礼,大多由贺郎们悉心操办,代为承受。

曹彰并未踏入禁宫之中亲迎公主,而是于坊市之前,身骑白骢马,接过公主所乘的七香轩车。

刘?虽为天家之女,既为曹氏之妇,虽心有不甘,然亦未显叛逆之态。

她已然认命了。

半载以来,刘?勤学礼法,举止得体,礼节之周至,无出其右。

婚嫁之礼,实乃人生之大喜,而对于名门望族而言,婚庆之事更是展现门风、门仪,乃至家族底蕴的良机。

此桩婚事,已然成为全许都城中瞩目的焦点,公主之应对举止,皆关乎天家之颜面。

简而言之,既享殊荣于前,必当以相匹配的底蕴示人,否则必为世人所嗤笑。

是日,不仅曹操的家眷亲临公主府邸,就连曹氏、夏侯氏的族人,凡有空闲者,皆纷纷出面,共襄盛举,以壮声势。

平日里坊门紧闭,民众消遣乏善可陈,即便是寻常士庶之婚嫁,亦能引来众人围观。

而今时今日,灾年民众的围观热情更胜往昔,坊间几无立足之地,举目所及,皆是黑压压之人群,喧嚣异常。

坊间秩序,则由许都县廨的衙官们尽心竭力维持,以确保仪式顺利进行。

须臾之间,晌午已至,曹氏门邸之内,诸参礼人员皆已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只待吉时一至,即迎新妇入门。

鼓吹振响于坊阙之外,公主的华仗,由百子坊门大街南端翩然而至,翩跹入堂。

“绸缪缱绻,束薪三星悬高天。试问今朝何良辰,得见吾之佳偶贤。”

外堂之中,二新人对坐于礼榻之上,仪态端庄。

健仆携筐携箧,满载干果金钱,侍立于侧。

在一片欢声笑语、祝贺连连之中,公主新妇的遮面团扇缓缓垂落,犹如晨曦初照,显露其端庄秀丽之容颜。

此时,一机敏曹氏少年,疾步上前,捷足先登,攫取遗落于床榻之侧的团扇,双手紧握于胸前,欲趁乱遁入人群之中。

然则,在观礼宾客之嬉笑围追之下,唯余原地盘旋,不得脱身。

“新人交拜,祈愿百子千孙,福泽绵长!”

喜娘之声,清脆悦耳,手持彩果金钱,大把挥洒入青庐之内。

或落于新人衣襟之上,或散落于青庐各处,增添喜庆之气。

周遭围观之众,嬉笑争抢,热闹非凡。

曹彰亦抬眼细观对面的新妇,目光中流露出真挚与欣赏。

二人虽是早已相识,但除了万年公主出府祭拜曹铄那日,二人即便是有书信之交,再也未曾见面。

清代纪晓岚,好记人间八卦,曾于《阅微草堂笔记》中载述一事:

一对新人交拜之后,新娘却扇,其貌竟使新郎惊愕失色,狂奔而去,传为笑谈。

曹彰的境遇,自是不至于如此。

对面新妇,万年公主,钿钗礼衣,端庄娴雅,礼衣之外,复着一层辟尘之明纱罩衣,于灯火辉映之下,被朦胧光晕所萦绕,宛若仙子凌波,如梦似幻,令人心驰神往。

汉人浓妆之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