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荐举(2 / 2)

加入书签

卫铮铮闻言,立刻绕出了屏风。

两人谈话声放得很低,但裴昭还是听到了只言片语。

“若是与我们家联姻,岭南道下的各州,都会对殿下心悦诚服。”

“难不成殿下喜欢常乐侯的妹妹,郑府的郑怜么……”

“也是……太后娘娘似乎颇中意那位。”

裴昭抚了抚眉,不愿再听下去,侧过脸看向窗外。

轻薄的软烟罗帐幔在春风中微微起伏,稀疏的竹影印在雪白的绸面上,有如剪画。

殿内的香炉、书灯、水丞、座屏等皆是上好的岫玉所造,清清透透一片,素雅而内敛。

灰青釉双耳炉中香雾冉冉升起,是雪中春信。此香味道甘冽,有如坠在春日薄雪中,甚是提神。

这人审美还挺好。

卫铮铮回来后,道:“殿下说要见你。请随我来。”

书斋内竟只有崔珩一人。原本说来议事的韩青驰的不在,韩青驰说的韦寺卿也不再。

青年靠在案边,浓密的睫翼投下阴影,看上去略显疲倦。见到她后,微微扬了扬唇:“王二公子怎么没和姑娘一起来?”

裴昭忍不住笑了:“殿下不让他来,子实当然不会自讨没趣。”

子实子实。叫得倒是亲切。

他轻轻一笑,垂睫看着洒金纸笺:“姑娘为何想去大理寺。”

“大理寺录事告老还乡,正缺着人,我投这个,最有可能当上官。”裴昭道。

其实是因为在大理寺方便查看卷宗。

崔珩眼睫一颤,似未料到这样的回答。

裴昭又道:“尚书大人已经同我说过了,殿下想让我调查杜谦案。但是,大理寺,似乎从未有过让新任官员调查朝臣命案的前例。更何况……”

裴昭分析了天弊端,却没有一句回应,于是只好看向他的侧脸。

这人竟比王萼还要白。

王萼白得像是傅粉,而这人简直是冷冷的玉色,玉偶一般。

“怎么了。”崔珩抬眼望过来,“本王在听。”

裴昭抿了抿唇:“我说完了。”

崔珩道:“说到底,袁姑娘不想做,是在当心查到世家身上,被当作弃子。”

暗示的话被直白的讲出,裴昭感到面色一讪。

但裴昭还有一点没有明说:此人当庭杖毙陆攀,性格喜怒无常。帮他做事,胜似逆风执炬。

他笑了笑,问:“还有什么话?”

裴昭便道:“探花使原本是陆攀,忽然被换成了我,是不是和殿下有关。”

崔珩漫不经心道:“陆攀不适合做探花使……亦不适合活着。本王看过你的策论,写得不错,便换成了你。”

正说话间,一个相貌清秀的婢女掀开帐幔走了进来。

“殿下,郑小姐求见。”

裴昭想起无意间听到的谈话。这郑小姐,大概是常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