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如意(2 / 2)

加入书签

“你真以为打了胜仗,皇兄就会迁就你?等我回去??”

口中被塞入了冰凉的硬物,止住了声音。

正是那柄金如意。

“那别回去了。”

崔珏仰起脸,不可置信地望着他。

他是王爷,母亲是太妃,舅舅是炙手可热的陆尚书!崔珩竟想直接杀了他?

眼上传来一阵剧痛,锋利的刀刃划过他的眼皮,视线中一片暗红。

鼻尖浮动的清冷檀香愈发浓郁,他还在向自己逼近。

耳畔响起了少年温和的声音:

“春猎时,若没有你,裴小姐也不会愿意和我一组。”

“若不是你的海东青,我也不会有幸被她救下,也不会……”

崔珏没有听清楚后半句话,不知是因他被砸得耳鸣,还是少年的声音突然弱了下去。

崔珩把奄奄一息的崔珏交给卫婴后,走到了屋外。

月色流淌在青灰色的石砖上,轻薄如水。明明是夏夜,他却感到彻骨的冷意。

远处的桂花树上,影影绰绰似挂着一只宫灯。

他并非喜欢回头看的人,但这时却忍不住想,如果燃灯节那日,他没有假扮成韩廷芳就好了。如果他能同她道歉,说春猎时他说的不是真心话就好了。如果……

崔珩脚步一滞,忽然想起了王修。

王藻的父亲,御史大夫王修。

按着王修的性子,在崔隆裕下旨抄斩时,他应当不会什么都不做。

深夜私访王家时,王修竟还未睡下,在书室静坐着,似专门在等他。

王修不好奢华,居家时多着布衣,以简素的桃木簪束发。但今日,少见地穿着官袍,紫色的衣服在昏黄的灯光下,弥漫出绮丽的光泽。

“殿下是为了东野的事来。”还未等他开口,王修先一步说道,声音平缓而沙哑,“此事疑点重重。时候未到,殿下暂且不要打草惊蛇。”

崔珩一怔,随即道:“王御史是说此事的关键人物,现在还活着?”

“下官并无此意。”王修斟茶的动作微顿,“下官的意思是,殿下刚刚受封,应当韬光养晦、谨言慎行,等待时机成熟。”

他神态慈祥,言辞恳切,一番言论,显是由肺腑而出。

崔珩沉默了片刻,道:“这些年,御史不计前嫌,在朝中帮我数回。”

他不明白为何王修知道王萼中毒和自己有关后,还会为他调查下毒的妃嫔。

王修眼中毫无波澜,淡声道:“下官知道殿下并非针对阿萼,又算什么‘前嫌’。”

崔珩又是沉默。

这王修的心思,甚是难猜。

“王萼不是你的骨肉么?你不恨我?”他实在想不明白,忍不住问。

王修静静地望着他,似在端详他的容貌。崔珩不喜被人打量,但这时什么也没说,默默回看向那双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