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6第106章(2 / 2)

加入书签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不是说了吗?

这回谁带回的利润多,就立谁为新的把头。

每人都有,且只有一次机会。

他们相信,这位先头来的商头,一定是被寄予厚望的。

被寄予厚望,就说明他非常的想要得到,商队里的掌柜们的认可。

在羌兀人的眼里,就等于好宰的肥羊!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嘉靖关,则等的非一般的焦急。

知道连亦文带队出去人的很少,了解他们出去干嘛的更少。

泱泱大军里,谁会注意一个不起眼的小将的行踪呢?除非是有人特意关注。

其中以李少荥的行为尤甚。

现在想想,他当初鲁莽了。

大半个月以前,他就不该放连亦文他们出去!还掏钱给他们助力一把!

他现在就想穿越回去,把当初那个傻呵呵的为兄弟助力,两肋插刀的自己,给直接敲晕。

连亦文他要是不出去,起码还能死在自家的地盘上,还能找机会找到他的尸骸,让他魂归故里。

他现在出去了,客死他乡,谁给他收尸?

根本就没有想过,对方能活着回来的甜蜜烦恼。

想着,他愈发的发愁,看着在城外压境的羌兀。

不用努力想,他也能想象的出,对方双手环胸,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看的情形。

李少荥看得直叹气,和谈个什么劲?

列出来的条约,是个人都不能答应啊!

他们和对方的一战,避无可避!

就是不知道何时才是个头。

这一战真打起来,他能否还有机会活下来?

嘉靖关内所有的粮食,都已经吃完了!

现在还能有口吃的,都是关内百姓,自发的凑粮出来。

老百姓也不容易,他们家没多少粮的。

他们,还能再撑多久?

今早,他收到上京的小道消息来信,陛下已经苏醒了。

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羌兀递交和谈书!

羌兀方面也同意了,现在在城外驻扎着没动,就是在等和谈使者的到来。

不然,陛下没晕的话,算算时间,两国使者,现在应该已经在谈判桌上坐着了。

这样的大军压境,也早该出现了。

就为了他们的人,在谈判桌上,能更有底气的去争取到更多,更有力的筹码。

而不是等到现在才出现。

李少荥在心里大骂晦气,看样子还真的被晓岱给说中了。

羌兀方面开出来的条件,应该还在陛下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肉疼,但又不到舍不得的地步。

不然,他绝对不会同意和谈,也不会叫他们先养精蓄锐,蛰伏示威,随时等候命令开战。

他们还有示威的必要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