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7第117章(1 / 2)

加入书签

事实上,还真是,不少大臣听说皇帝又晕倒后,心里也在祈求,别再让他醒来了。

这个愿望是有些大逆不道,但他们也没求着他去死啊,就这还不够吗?

只要陛下不醒,上位的就是小太子了。

他们也没有野心求,能当摄政王,把持朝政。

起码小太子太乖呀,他们说什么,他就照做。

有意见,也只不过是让整个决策,变得更加完善而已。

多聪明的小人儿啊!不愧是诸位大儒悉心教出来的。

想着,他们终是信了那句,人跟人,是没法比的。

不然,怎么同是父子,在做人做事上,就差了这么多?

唉~!

陛下要是有小太子一半的聪慧外加听话,他们辅导起来也省心省力很多。

也不用像现在这样,不过三四十,就早生华发。

唉~!

他还是不要醒来的好。

这一天中,也不知道是不是集民怨之所成,反正经过多个太医的轮流诊脉,多方讨论。

得出的一致结论是,陛下磕着脑袋了,人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至于为什么现在醒不过来?他们也说不清楚。

太后听闻,非常心痛,立即表示她要去灵泉寺礼佛,后宫的一切事宜,就有劳武锦绣多多费心了。

武锦绣哪有什么不同意的?还贴心的问她母后缺什么,她都能给拨过去,上下打点好,非一般的贴心。

至此,整个朝廷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开心之中。

第二天来上早朝时,举笏被同意出列禀告的大臣,汇报时,声音都大了不少,话里话外都透出他高兴的味道。

然而,现在最要紧的,却是边关加急来的战报。

主攻派和南立仁都觉得,平清大将军做的非常不错。

但是主和派眼看着到嘴的肥肉要飞了,心里全是不满。

语气间非常严肃的跟小皇帝,分析了开战后的各种利弊。

无非就是现如今的南朝,虽然说接受住了连年的天灾袭击。

但那些都是花钱扛过去的,整个朝廷的国库,现如今都空虚了!

并不适宜跟羌兀持续开战,还是求和的好。

但是主攻派和小皇帝都觉得,现如今,他方军队想要和羌兀鏖战的意头正好,为什么还要跟羌兀求和?

哪怕要谈和,也应该是羌兀来递求和书!

现在他们不是优势方,但情况也不至于坏到把姿态放的那么低!

所以,还是该继续打,哪怕是把国库都给掏空!

就该像先辈一样,打到他们怕了,自然也就不敢来了!

武锦绣满意的看着南立仁。

那些年在道观里过的清苦日子,没把他的不屈给磨走,小神医好样的,她果然没有挑错人。

主和派说来说去都是,现在的百姓在连年的天灾下,实在受不起,还要常年征战的环境,日子太苦,百姓会造反的!

南立仁坐在上首,朗声说道:“我朝地大物博,想要人,挤挤还是有的,而且,又有多少百姓想要做亡国之奴?”

主和派被问得哑口无言,“再加上,据我了解,将士们所用的军需也不差,怎么我们就要一味的向项羌兀割地求和呢?”

主和派彻底无言,坐在身后帷幕里的武锦绣恨不得拍手叫好,这样有气势,敢于硬刚不怕事的皇帝,才是万民之福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