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9章(1 / 2)

加入书签

王辰埋着箭头的旧伤更痛了,却也止了痒。于是这股痒从旧伤爬入了故心,化作了鬼使神差的念头 他是长大老成了,还是依旧少年模样?是否还像当年那样,手指总有股淡淡的墨香味,奶白奶白的脚上一个茧子都没有?

王武摔门出屋,留下一个没出息的兄弟继续想入非非。

王辰想:万一哪天他落到我手上,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他亲自动手,把我肋间的那枚箭头挖出来。

苏晏不知道自己仍然被响马盗兄弟惦记着。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因为惦记他的人太多了,善意与恶意都有,一个个理会,他理会得过来吗?

除了当今天子的惦记令他头疼之外,其他人的还真不够看。

但苏晏没有料到的是,远在千里外的北漠,还有一个惦记着他的人。这个人甚至连他的名字与样貌都不记得,只在模糊的梦境与破碎的闪念中,一遍遍掠过身穿中原服饰的书生背影。

已经一统北漠、贵为可汗的阿勒坦,将大铭新登基的皇帝派使者送来的回信国书,在铺着彩色毡毯的桌案上翻了又翻,从字里行间寻找能与记忆中那个模糊背影联系起来的名字

半晌后,阿勒坦皱起眉摇摇头,金珠与绿玉.珠在发辫间发出互相撞击的微响。他下意识地伸手抚摸左臂上缠绕的墨绿色缎带。

国书上提到的参礼官员的名字,每一个他都毫无印象,不知道自己要找的人是否身在其中。也许等到六月底,草原上的祭天仪式开始前,让他亲眼见一见这批人,才能有所收获。

他有生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血毒的解药,找到那个把自身的血染在他刺青上的人。

远在乌兰神山的老萨满,通过一个迷途的猎人给他送来一份羊皮纸,纸上用萨满的神歌形式写道:

“隆冬时节得到神树的眷顾,

隆冬时节失去神树的庇护,

三年将尽,三年将尽,

地上的神明之子终需回归长生天。”

如今正是初夏的四月,离毒发的最后期限只剩短短八个月。

第334章 路很宽并排走

五月初七,大晴。吉神宜趋:天德、民日、除神,宜祭祀。

正值显祖皇帝忌日,为期七日的全国公祭大典,在大铭两京与十三司的府城同时拉开序幕。

苏晏所辖的吏部,联手礼部、太常寺与锦衣卫,为这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公祭做好了一切前期筹备工作,如今能做的就是按部就班与等待结果。

京城最繁华的东市街口被清理出一大片空地,提前搭建好了开放式的祭堂,中央主场悬挂着显祖皇帝的巨幅油画肖像,旁边副场的左右两侧则悬挂着景隆帝与清和帝的画像。

祭祀的流程与祖制无异,但因新帝特批恩准京城士绅与一部分百姓来参加,这种前所未有的殊荣在民间掀起了一股激动的热潮。人人争着报名,可惜名额有限、门槛颇高,一个月报名期筛掉了许多,最后有幸参祭的大多是市井间颇有声望的长者、能说会道的先生,以及人脉广泛的坊长、里长与村头等。

按照苏晏的布置,礼部官员进行完祭祀流程后,这些士绅百姓们就排成列,上前瞻仰显祖皇帝的画像,磕头上香,再去副场向先帝与今上的画像行叩拜礼。

因为围观的百姓实在太多,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在场边拉起警戒线,维持会场秩序,更有不少锦衣卫暗探微服混在人群中,留心观察民众的反应。

公祭由太常寺卿主持。苏晏没有公开露面,穿着便服进了东市的一家茶楼,在雅间里与沈柒、荆红追一边饮茶,一边透过窗户俯瞰广场。只见一大圈乌泱泱围着中间一片白茫茫,全是攒动的人头,哪里能看得分明。

好在荆红追武功已臻化境,眼力与耳力都十分惊人,便将看到、听到的情况转述给他。

“……瞻仰过圣颜了?你老兄真是八辈子烧高香、积大德了啊!快说说,显祖皇帝什么模样,听老人们说是鼻高、目长、耳耸的龙形之相,可是真的?”

“龙形……谁敢说不是呢,不过……那画像真是逼真极了,据说出自西洋画师之手,绘人如照镜。仿佛看见活生生的显祖皇帝就坐在我面前,可把我紧张出了一头冷汗!”

“样貌嘛,是真英武,像……对了,像皇上,足足像个六七成!”

“说什么呢!那本来就是皇上!”

“不是,我的意思是,当今圣上长得像显祖皇帝,看画像活脱脱的一对亲祖孙!”

“西夷人的画像也不知真不真……”

“如何不真?两年前老夫有幸见过先帝龙颜,与祭堂画像几无二致。”

“这可有点意思,今上容貌不像先帝,倒像极了显祖。要说我有个表亲也是如此,与亲生父母毫无相似之处,倒像是捡来的,可你们猜怎么着,与他祖父年轻时生得一模一样!前几日我在茶馆听说书人闲谈,这在古籍上有记载的,叫……叫什么……哦,‘隔代遗传’。”

“什么意思?”

“就是父不传子,传孙,中间隔了一辈儿。”

“那……子还是父的子么?”

“你是不是傻?子若不是父的子,怎么生出肖父之孙?就算是与子媳爬灰生的,那孙儿也是父亲血脉不是?”

苏晏一口茶险些喷出来,在茶座上笑成一团:“什么人呢这些个,哈哈哈……不过低俗点也好,接地气。不知这里哪个是锦衣卫的暗探,还挺能的。”

沈柒似笑非笑:“哪个不重要,能拱火就行。”

苏晏笑得直抽抽。荆红追给他抚背顺气,他才止住了岔气的嗝儿,说:“这簇小火苗烧得不错。各府城若是都像京城这般,接下来你们就等着看,什么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人喝完一壶茶,起身离开雅间,路过另一间半掩的雅间时,苏晏从门缝间瞥见个熟悉的身影,蓦然停住了脚步。

“七郎,阿追,你们先走一步,我与人聊聊再回去。”

沈柒也窥见了门内那人,转念道:“行,你慢慢聊,我去下面广场上转转。”

荆红追说:“我在屋顶打坐,大人有事唤我一声。”

两人很干脆地走了。苏晏敲了敲门,不待里面的人开口就推门进去,随手关紧门。那人扭过头看他,很是吃惊:“你……”

苏晏轻声道:“屏山兄,好久不见。”

崔锦屏面上的意外转为冷淡,没有起身,只拱了拱手:“苏阁老日理万机,无暇见我这只小虾米,实乃理所当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