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_42(1 / 2)

加入书签

的晖光已渐渐染上天边。

承光苑中,侍中温容趋步走过翠微宫的宫道。宫门就在不远处,正前行,只见一人从宫门里出来,却是廷尉邹平。

两相照面,温容心微微一提,脸上却平和,上前一揖:“邹公。”

邹平看到他,亦还礼:“温侍中。”

温容看着他,浮起笑意:“日已黄昏,邹公还未归家?”

邹平苦笑:“正要归家。”

温容颔首。

“温侍中亦在此间?”邹平问。

温容微笑:“今日容在此当值。”

邹平点头:“如此。”

二人闲聊几句,邹平告辞,朝宫道的一头离开了。

原处只剩温容一人,他望望四周,只见余晖已变得彤红,宫墙的白垩染上霞光,映着妖异的明亮。

翠微宫中,皇帝将上的奏章收起,往坐具上一靠,闭上眼睛。

中常侍徐成见状,从宫人的盘中端起一盏茶,小心地放到案前,恭声道:“陛下阅卷整日,也该歇息。现下已是黄昏,不若返章台宫用膳?”

皇帝没有答话。

徐成心下为难,片刻,又道:“庖中方才送了些糕点来,不知陛下欲进食否?”

皇帝仍闭着眼睛,摇摇头。

徐成只得收口。过了会,他望向坐在不远处的长公主王宓,心中一动,笑了笑:“长公主亦无事,陛下可与长公主弈上一局。”

皇帝将眼睛睁开一条缝,瞥瞥长公主。

“她?”皇帝勾勾唇角:“她心不在焉,不下也罢。”

王宓正盯着手上的书册出神,听到这边话语,倏而转过头来:“嗯?”

皇帝不理她,继续闭眼。

徐成苦笑,立在一旁。

殿外天光已经渐暗,内侍持烛进来,将殿中灯台点亮。

王宓望望天色,觉得腹中已有些饥饿,对皇帝道:“皇兄,黄昏已至,返章台宫可好?”

皇帝转过头来,看看她,又看看殿外,亦觉时候不早,从榻上起来。

“返章台宫吧。”他淡淡对徐成说。

徐成如获大赦,忙领命,出去传命。

待皇帝和王宓出到殿外,王宓看看四周,突然发觉侍卫眼生,不解地问皇帝:“今日怎不见曹遂等人?”

皇帝看她一眼。

徐成在一旁含笑答道:“今日夏至,陛下准了几名近侍返家。”

“夏至?”王宓一怔。

皇帝奇怪地看她:“你可是糊涂了?不是你要我带你来承光苑赏菡萏?”

王宓这才想起,面上一红,讪讪不语。

这时,一辆漆车驶过来,皇帝携王宓登车,坐稳之后,徐成一声唱喏,御人扬鞭启程。

夕阳在天际摇摇欲坠,鹭云山的大泽仍泛着粼粼波光,山边的道路被却巨木茂林遮挡,已渐近漆黑。偶尔有宫侍快步走过,赶在天全黑之前回到处所。

“可准备好了?”离道路不远的一片树林里,一人内侍打扮,向来人低低问道。

“万事俱备。”来人禀道。

“邹平何在?”内侍问。

来人答:“小人方才亲眼见他乘车出了承光苑。”

内侍颔首,片刻,叮嘱道:“你识得内侍及卫尉服色,见他们拥着一漆车前来便可动手,断不会错。”

来人一礼:“小人知道。”

内侍颔首,又交代几句,看看那道路,在渐浓的夜色中匆匆遁去。

四十七章

漆车驶在沙石路上,夹着绵绵的声音,在寂静的林苑中显得犹为响亮。

车厢内甚宽阔,壁上的纱笼里,灯光明亮。皇帝端坐正中榻上,闭目养神;王宓倚在一侧的几上,一手托腮,静静地望着车后摇曳的帏帘。

“想什么?”皇帝的声音缓缓响起。

王宓回神,转头看看他,淡淡道:“未想什么。”说着,稍稍揉了揉手臂,将车厢扫一眼,向皇帝抱怨道:“这车委实憋闷,窗也不见,不知皇兄为何总爱乘它。”

皇帝微微睁开眼,唇角微扬。

此车乃南海所贡,周身以沉香木制成。月初时,皇帝偶见此车,喜爱非常,随即将之置于章台宫,此后每在承光苑中行走,必乘此车。

“甫辰今日来告假,朕准了。”皇帝缓缓道。

听他突然提起顾昀,王宓怔了怔,转过头来看他。

皇帝瞥着她。

“嗯。”王宓模糊地应了声,又转过头去。

皇帝轻轻地吸口气,淡声道:“母后昨日与朕提起,要为你选驸马。”

王宓一讶,重新看向他。

皇帝笑意浅浅:“可有意中人选?”

王宓望着皇帝,嘴唇微微启开,片刻,却又抿起,双目倏而黯淡,默然不语。

皇帝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样子,颇觉玩味。

他正要再开口,这时,忽闻外面有人低唤了声:“陛下!”

皇帝面色一整,迅速抬手掐灭壁上的纱灯。

车内顿时一片黑暗。王宓吃惊,正要询问,却被皇帝捂住口。

“勿出声。”他低低道。

王宓睁大眼睛。

沙石铺就的道路如同一条灰白的河流,在墨色的林苑中蜿蜒,尤为显眼。

辘辘的声音在远方传来,渐渐响亮。未几,只见光照明亮,一名将官骑马在前,身后,侍卫执戢如林,宫侍持烛,正中一辆硕大的漆车,在烛火的围绕中映着华贵的光泽。

道路将一座低矮的山包开做两半,路旁皆是浓密的树林,高大的古树将墨蓝的天空遮住,投下深浓的阴翳。

众人和马车行进得不疾不徐,马蹄踏在路上,声响清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