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柴桑民乱,预谋偷梁换柱(2 / 2)

加入书签

城门外设了关卡,沿途有几队士卒冒雨巡逻。

一路都未遇上起事或逃亡的乡民,倒平静得有些诡异了。

天边阴云沉欲坠,柴桑县城门紧闭,远远听到城内有吵嚷之声。

在雨中候了许久,才有县吏缓缓自城门而出,躬身相迎,将一行人请进城去。

百姓处于万般恐慌之中,还有许多流落此地的灾民,官员亦不收治。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有的啼啼哭哭,有的则涌在城门口,大闹着要出城,皆被官兵拦下。

宋聿问身侧县吏:“柴桑县令呢?”

县吏张仲义支支吾吾道:“躲……躲起来了。原本那些刁民要烧了县令的府邸,然……然后就下雨了。”

“看来柴桑的县令,该换人了。”

瞧着路人如狼似虎的眼神,岁宁唏嘘道:“公子如今自己送上门来,替他当这案板上的鱼肉了。”

县吏一路引着宋聿向城中走,围聚的民众也渐渐变少。

宋聿又问:“城外的境况如何?”

张仲义回道:“一群乌合之众,已被镇压,不成气候。”

宋聿问:“此次民乱是由何人煽动?百姓因何起事?”

“许是因着前段时日征收军粮,乡民不满所致。”

“照今年的收成,十之税一已足够,谁给吴玫的胆子私自征粮?”

“这……吴县令说这是上头的指令,小人也不清楚。”

“与我同行的女郎,人在何处?”宋聿一回头,只见随行的董齐与陈序,不见岁宁的身影。

“这……”两个侍从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她怎么无声无息地脱离了视线范围。

岁宁一路小跑着,越过积水的路面,跟至几人身后,气喘吁吁道:“我在这儿,不必担心。”

宋聿斥责她道:“方才去了哪儿?”

岁宁扯了扯宋聿的衣袖,示意他走近些,又附在他耳旁小声道:“我去问过滞留城中的农民,除粮食十之税三之外,县吏还另向农户征收了军粮。柴桑的官吏所言,不可尽信。”

“还有一事,城中出现了几例症状相似的疫病,便有人传谣说成是瘟疫。”她又悄然指了指不远处几个装扮怪异的道士,说道,“那些个方士,有点可疑。”

张仲义不知那位女郎说了什么,惹得这位贵人脸色大变。他战战兢兢地拱手作揖,询问道:“长公子,可还要去吴县令府邸?”

“不必。”宋聿平静说道,“我自行在城中寻个客舍落脚,劳你去与吴县令回禀一声。”

待县吏走后,他又吩咐陈序道:“你去与林氏的人知会一声,我们晚几刻钟再过去。”

“是。”陈序得了令,应声而去。

岁宁问他:“公子接下来去何处?”

“去看看城里的疫病是怎么一回事。”他接过她手中的伞,岁宁也只得安分呆在他身侧。宋聿不厌其烦地嘱咐她,“别再乱跑。”

“公子懂得官场应酬,而我知晓如何与百姓打交道,这样更见成效,不是吗?”

她把手伸出伞外,接了几丝细雨。

雨势渐歇。

他初来乍到,在柴桑县没什么威望,若与民众起了冲突,便会寸步难行。

城中医馆尚有两名坐堂的大夫,却也只有两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