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干嘛不去(2 / 2)

加入书签

乐安公主长跪仁寿宫,央求母后不必再为她争取。太后知道乐安公主绝非真心,抱着女儿嚎啕大哭。

乐安公主走后的最初几年,太后和宁英帝疏远了许多,但后来,宁英帝治国有方,大宁越发强盛。宁英帝称得上是一位明君,深受臣民爱戴,一些老臣纷纷在太后面前为宁英帝说好话。尽管母后对自己不满,但宁英帝时不时地就来仁寿宫请安。加之乐安公主后来在戎国很受宠爱,也生子生女了。渐渐的,母子关系又缓和了。

宁英帝坚持要为母后大办寿庆,既是为了向母后示好,也是为了向天下人展示自己事母至孝的美好形象。多年来,民间总有人私下嘀咕宁英帝争夺皇位中的不堪手段。借着与民同乐,还可以消减一些类似不好的传言。

……

裴琳琳那边传话过来,说不仅太后同意沐芸入宫,连皇上都点了头,进宫完全没有问题。裴琳琳让沐芸做好准备,说还要再和沐芸演练几次,以把这段剑舞打磨成精品。

这下,沐芸着实犯了难。表演剑舞事小,但自己毕竟是梁国人,给宁国太后献舞,若是让梁国人知道了,会不会招来梁国人的诟病?父亲沐毅所谓的降敌,还没辩解清楚呢,女儿又在宁国献舞,这不是好端端的一潭清水,越搅越浑吗?

不管怎样,按照梁熹帝的口谕,自己是作为姜?的婢女来宁的,去与不去,听听姜?的意见吧。

谁知,到了姜?那里,姜?也遇到了和沐芸差不多的难题。原来,他接到了宁国鸿胪寺发来的请帖,邀他参加大宁太后的寿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