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山泉(2 / 2)

加入书签

初澜低头,就看到一个长着苹果脸、大眼睛的小女孩正仰头看着莫池。

见莫池摆弄手机不理她,小女孩腮帮鼓起,又把脚踏车“吱扭扭”蹬到摩托车的正前方。

“莫池!”

初澜碰了碰莫池:“叫你。”

莫池头也不抬地“嗯”了声。

小女孩见自己接连被无视两次,从小车上下来,气冲冲来到莫池跟前,将腰一叉。

“你不记得我了?”小女孩瞪着眼,一本正经地提醒,“我是糕糕!上次你妈跟我妈一起摘橘子,我在帮忙,你也在!”

“记得,就是不想跟没礼貌的小孩说话。”

糕糕瘪瘪嘴,又觉得自己刚刚一激动好像是不礼貌了,晃了晃脑袋上的两个羊角辫,老老实实喊了声“莫池哥。”

莫池这才把视线从手机上移开。

糕糕立刻就又高兴了,兴冲冲地问:“你们要去哪儿呀?”接着看向初澜,“他是谁?”

“你叫他澜哥。”

糕糕没应声,不知道在想什么,歪头巴巴地盯了初澜一会儿:“哥哥,你是不是演电视剧的?你是明星?”

“我是老师。”

糕糕摇头:“我不信!我们老师不长这样。”

莫池打断她的话:“你怎么一个人在路上骑车,你妈呢?”

“我妈去小姨店里了。”糕糕此刻的注意力还放在这个“澜哥”身上,也不怎么想搭理莫池了。

莫池把手伸到糕糕面前,打了个响指:“知道龙泉饭庄怎么去么?”

“当然知道!那是我小姨的店!”糕糕眼睛一亮,“你们也去?”

“嗯。”

“那你们跟在我后面,我给你们带路!”糕糕说完跑到自己的小车前,往上一跨,回头道,“跟好啊,别丢了!”

一辆摩托车跟着一辆儿童脚踏车行进在乡间。

糕糕两条萝卜腿在前面蹬得飞快,莫池却要将油门降到最低,几乎是慢慢滑着往前走。

在一座带凉棚的竹屋前,糕糕停了下来,从脚踏车上一跃而下冲进屋里:“妈,小姨,莫池和哥哥来吃饭!”

不一会儿,糕糕拉着个女人从屋里走出来。

女人一见莫池便露出热情的笑:“小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莫池客气地冲女人点了下头,叫了声“汪姐”:“来吃饭,朋友说这儿的鸡好吃。”

“可不!”汪姐迎了上来,“这是我妹子的店,用的都从是青龙洞流出来的山泉水,甜。”

汪姐将两人带到凉棚下:“那就一只竹筒鸡,再炒个蔬菜?”

莫池:“行。”

初澜大致看了下周遭环境,整个竹屋是被架起来的,下面就是淙淙溪水,从山上一路蜿蜒下来。

凉棚上方爬满茂盛的丝瓜藤,屋子后面有一片竹林和一块用篱笆围起的菜地,空气里弥漫着烧柴火的味道。

典型的符合当地特色的农舍样貌。

汪姐和饭店老板娘汪妹长得很像,但汪姐要更健谈些。

在跟初澜和莫池简单打了招呼后,汪妹便到菜地摘新鲜蔬菜,让自己老公去砍竹子,掏空做炖鸡的竹筒。

初澜和莫池在凉棚下的桌边落坐,莫池给初澜倒了杯茶,就见初澜的目光一直沿着那条小溪往上爬。

莫池也跟着看去:“那儿就是青龙洞,里头有个泉眼,说是喝洞里的水能祛病气。我小时候发烧,我爸就到里头给我装水喝。”

他的声音很低很平缓,“当时这附近都荒着,上下山的路不好走,他还把腿摔伤了,但是水一直被他护着没洒。”

“你爸爸对你很好。”

莫池淡淡“嗯”了声,喝了口茶,两人就又安静了。

好在汪姐闲着没事,端了盘瓜子过来跟他们聊天,跟初澜说:“竹筒鸡和啤酒鱼都是咱们这里的特色,但绒子镇的竹筒鸡不行,竹筒都是重复利用的,没味道了。”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是真,汪姐拉着初澜,非要带他去看削竹筒。

初澜起身对莫池道:“那我去看看?”

“去吧。”

初澜跟着汪姐走后,莫池摸出烟盒。

刚准备再抽支烟,先前一直蹲在边上用粉笔在地上画画的糕糕朝他跑过来。

莫池又把烟收回去了,垂眼看糕糕:“干什么?”

“我妈说抽烟肺要变黑。”

莫池不理她。

糕糕接着说:“我爸以前也抽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