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海边淘宝(2 / 2)
杨丽君哈哈大笑起来。
这丫头,谁能不喜欢呢?
黄博和何慧娘见此,也知道这钱是给不出去了,只能和杨丽君连声道了谢,接着带着孩子们去街上逛了。
启灵县因为临海镇的存在,人流量与经济比一般的县城好,甚至能比得上贫困地区的州府的税收。
所以启灵县的县令不愿意挪窝,每年述职的表现都是过得去,既不突出也让人找不到把柄,就这样在启灵县待了十来年。
街上是人,铺子里是人,天气还有点热,人海里挤来挤去挺难受。但孩子们是第一次到镇上,看啥都新鲜,拥挤对于他们来说小意思,但是为了保护娘亲和妹妹,都还是老老实实的缓步向前。
除了铺面,街道两边还有很多摆摊的贩子,与曾经看到的话本一样,路上小贩买卖糖葫芦、包子馒头、小玩具、首饰、蔬菜等等,目不暇接。
在南街里一路朝海边慢慢走,黄博买了两串糖葫芦,五个孩子分了,沐沐只吃了一个,尝个味道,其他都给哥哥们吃了,还买了三个肉包子,孩子们饿了可以垫垫肚子。
走着走着,快到南街尾部的时候人流就很少了。
黄沐霖闻到了非常熟悉的海的味道,又腥又咸。
南街的尽头是码头。
黄博夫妻也闻到了这个味道,怕女儿闻不惯,想转头往其他街道走。黄沐霖叫住了他们。
“爹爹,娘亲,我想去那边看看。”
她指向码头。
“不觉得味道不好闻吗?”黄博问道。
“不会。”黄沐霖眨眨眼:“爹我们去看看有没有好吃的卖。”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一家子便慢悠悠的走向码头。
靠海渔民自然多,码头也有不少堆货的仓库与搬运伙计,往常存放和运输海货都要从这里出入。
这个时间点已经有不少渔民支起小摊卖海鲜了,黄博一家来的稍晚,刚日出那会儿酒楼、食肆、有钱有权的大户人家都已经派人拉走最新鲜的海货,住在附近的人也早就挑走了比较好的那些,所以现在来码头的人不多。
海货都是渔民拼了命带回来的,自然比其他肉类都贵一些,一般家庭舍不得买,渔民卖不掉就自己吃,算是省了日常伙食,或者午间之前有人买的话便宜点也就卖了。
这个时代只有大富之家才可能有冰块,数量极少,渔民们打捞上来的海货没有冰块辅助保存的话,这种稍热的天气留不住,晌午日头正中就差不多死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