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0章 孩子社交(2 / 2)

加入书签

分配权比较玄学……不多赘述,总之不管这包零食是谁买的,都要多顾及一下其他人。

分配结果也不多赘述,总之能完整吃到一整包的都是买完就匆匆离开的小透明。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小孩子要花费的心力一点都不比忙业务的大人少,肯定是比上课累多了。

也应该是要比上课累多了,这里不谈应试教育的苦衷。

把目光放在整段人生,这个阶段的社交……价比黄金。是一个个脱胎于家庭、复制于父母的性格和价值观在拼杀,这其实是十分血腥和残酷的战场。

他们在角逐精神能量。

这种东西可以完善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价值观,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走出自己的道路,价值无可估量。

所谓良好的家风,不过就是对这个过程有侧重和保护,孩子在外面拼杀失利了,可以回到家里来修养补充。

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去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在传递下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父母留给孩子的馈赠,真正重要的东西从不是房子和存款,而是价值观。

这才是无上重器,厚土根基。

反观充满戾气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就算在外面拼杀胜利了又怎样?还是会被父母掠夺辛苦得来的精神能量。

许多父母哪怕时时后悔,但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原因就是如此,这精神能量真的很令人愉悦,能让他们明天更加饱满的参与工作。

最后归类为自己脾气不好。

呵呵,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所有的愤怒都是捏造的,是潜意识计算的最优解,是一种利己手段,完全可控。

许多孩子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里就崩碎了,蛮可惜。

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只不过是在用社会赋予、虚假同化的价值观行走世间罢了。

最有效的辨别方法,就是看看自己能否忍受孤独。

切记,不爱忍受孤独和不能忍受孤独,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刘黑宝注意到,食物链顶端的那些孩子想得一点都不少,都在往八面玲珑的方向努力。而那些被欺压者是想得最少的,甚至干脆什么都不想,像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