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章 穿越中世纪076(2 / 2)

加入书签

“对了!尤其需要手指灵巧的人。要用镊子把黏在脂肪上的旧花瓣清理得干干净净,不然腐烂在脂肪上,那一盘香膏就完蛋了.像你就格外合适,还有比你手指更灵巧的人吗?我已经报名了,明天就去玫瑰园上工。如果你愿意,现在也可以去和玫瑰园管家说,明天就能和我一起上工了。”

女邻居是见过萝拉纺线的,无比确定她有一双巧手!

见萝拉还有一些犹豫,女邻居便劝说道:“反正是日结报酬,先去试试,至少先生活再说啊。”

这确实是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萝拉点了点头,两人便一起去找了正在村子里招工

的玫瑰园管家,报上了萝拉的名字。

第二天,萝拉早早起床。就和此时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她也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往日这个时间起床后,她稍微收拾一下,就会开始纺线(不用吃早餐,此时普通人没有吃早餐的习惯)。纺线倒不同于刺绣等复杂的活计,基本只要是熟手,闭着眼睛都能做。

今天却是不用纺线了,上次拿到的羊毛都已经变成了粗细均匀的毛线。萝拉忍不住摸了摸放在篮子里的卷线杆和陶纺锤,这是她小时候母亲就交给她的纺线工具,使用了这么多年没有更换过,已经光洁到玉化了。她闭着眼睛,手指摸过它们,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任何一个细节.

这两样简单的工具让她自力更生,赚的少是少,可确实养活了她现在虽然只是临时去玫瑰园帮工,她过去也不是没在农忙时给其他雇主帮过工,但她有一种感觉,这不一样。大概是因为布商的压榨,她心里已经种下了不想再做纺线女的念头吧。

所以此时面对卷线杆和纺锤,她有一种和老朋友告别的感觉??或许今后要自用羊毛线时,她还会使用它们,但她很清楚,那不一样。

纺线女的工具简单,就一个卷线杆,以及一个纺锤或老式拉线棒。卷线杆随便找一根粗细合适的木杆就可以了。纺锤一般是陶制,也极其便宜。而如果陶纺锤都不愿意花钱买一个,那还可以用木头或骨头做一个拉线棒(大约是‘Y’形)。

至于说这个时候已经出现,要更加好用的‘纺轮’,只是城市里多见一些,乡村几乎见不到。就算乡村有人知道这个东西,一方面纺轮比较贵,另一方面用惯了卷线杆和纺锤的纺线女,也不见得用纺轮能效率更高。

工具很重要,但工人对工具的熟练度也很重要。

总之,工具简单易得,让纺线女的入行门槛更低了,所有人都能入行当所有普通人家的女性都把它当作一个补贴家用的副业时,这一行的待遇理所当然就涨不起来了。

告别了‘老朋友’,从水罐里倒了一点儿水喝,萝拉赶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在天不亮时就和女邻居结伴去了村口集合。村子里要去玫瑰园做工的总共有十几人,大家一起行动也就不怕什么了??对于这时的人们,夜色中的野外,野兽和强盗都是很常见的。

虽然村子离玫瑰园不远,

这条路也不是什么荒无人烟的道路

走在最前面的人执火把其他人都跟在后面走一边走着一边聊天气氛还是比较轻松的。这又和后世的打工人不同了此时的农村妇女难得有收入不错的零工比起辛苦更高兴有这样一份收入。

而且日常日子真的太无聊了每天都是相同的家务相同的农活儿看到相同的人。去玫瑰园做工好歹是平淡乏味日常里的一次新鲜事儿。和平常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活儿也不同还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呢。

萝拉和女邻居手挽着手一起走在队伍中间看了看前后说道:“看起来都是女人”

女邻居理所当然地说:“玫瑰园雇的主要是妇女活儿不重的话妇女做男人做有什么不同?而且妇女们做不仅便于管束还能做长久一些.等到农忙时节男人们是最先回到土地上的。妇女们如果工作足够挣钱还可以晚几天回去帮忙。”

“听说玫瑰园还雇了些小孩子。就是因为觉得如果他们有不错的收入说不定他们的家庭整个夏收农忙时节都不会要他们回去。他们在农忙季能帮多少忙?还不如在玫瑰园做工挣些现钱.问题是小孩子手指是够灵活的但真的合用吗?而且只雇小孩子人手总不够。”

萝拉和女邻居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没多久就到了玫瑰园。玫瑰园看大门的老头儿已经将大门打开看起来她们并非今天第一批抵达的雇工。

“这边!这边!跟我来!”有个玫瑰园园工样子的男人大声喊道。引来了大家的注意大家便跟着他往里走。

走到了一处构建简单的房子里这里原本是一个废弃的谷仓??玫瑰园在成为玫瑰园前就是一个普通的庄园当然也有属于庄园主的谷仓。后来改为玫瑰园后这里主要用来放一些杂物像是园工的工具什么的。

另外每年来收玫瑰花的商人也需要一个地方就地处理玫瑰花这里足够宽敞也够他们用了。

今年杜波伊斯玫瑰园的主人杜波伊斯夫人决定按照新学到的技术自己加工玫瑰花。理所当然的这房子也被她拿来作为加工玫瑰花的工作间。

今年的普罗万各大玫瑰园以一种平常难

以想象的效率,更换了制作‘香水’的工艺。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强力人物推动,在这个时代,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广,往往比自下而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