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穿越中世纪103(2 / 2)
入城时被教导‘靠右’的规则,虽然觉得这有些多事儿,增加了不必要的规矩,怀疑是此地为了收取更多罚金而设立。但真的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才发觉这个规则的好处!之前赫兹尔就进过和特鲁瓦差不多大的城市,哪怕那儿没有举办大型集市,感觉也比特鲁瓦更难通行。
更重要的是,这个小小的规则是如此简单,不需要增加任何成本.他心中暗暗记下这个,预备着回去后,或许可以将其进献给某个贵人,到时候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然后,在还算顺畅的交通外,赫兹尔很快注意到了特鲁瓦城的环境。其对比此时差不多规模的西方城市就算是很好的了,空气中虽然难免因为人多、牲口多有一股臭味,或者说‘人味’,但总体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尤其是在鼻子适应了一段时间后,更是无所谓了。
这很难得,要知道赫兹尔信仰的宗教可是尤其注重清洁的,连带着气味当然也是重中之重。虽然过去他生活、往来的东方城市,也难免因为人口聚集,在一些区域味道谈不上好闻。但总的来说,大街上不会有浓烈的臭味,一些贵人的宅邸、常出入的地方,更是芬芳好闻。
这就让赫兹尔来到西方后,鼻子是最受罪、最不适应的。
赫兹尔看到了路边在这个时代算是数量很多的公共厕所,心里也暗暗意外。向本地的掮客打听了一番才知道,修建公共厕所、重新规划排污渠、清理
城市积累的污秽,都是过去一年多,他们的郡主组织的。郡主是一个爱干净,同时又在意市民福祉的未来领主。
他们站在一处水井边休息,那个掮客看着比一般的掮客文雅,能说一些拉丁语。他一边给赫兹尔身旁的马打水饮马,一边说道:“您能明白吗?我们都很爱戴路易莎郡主,她是一个好人,未来还能成为一个好领主。
“她主持的审判总是很公正,从来不偏向更富有或更亲近的人,大家信任她,从没有人在她审判的判决下达后不服气对了,就连这些城里现在随处可见的水井,也是路易莎郡主组织人手挖掘的。过去很多人,如果不愿意花钱买水,就只能去打很脏的水,或者每天走很远的路运水。
赫兹尔不会说瓦松的语言,但会说拉丁语、希腊语??东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不过要说日常生活中,东罗马帝国希腊化之后,希腊语在民间要更为常见,除此之外,东方异教徒的语言也说的很多。
当初路易莎随安东尼老师学东罗马帝国的语言,学的不是拉丁语,而是希腊语。如果要学拉丁语,其实是用不到他的,西方这边也有很多拉丁语知名学者。
确定这个掮客的拉丁语水平足够在必要的时候给自己当翻译,举止上也挑不出什么错,对他这个‘异教徒’也没有明显敌意后,赫兹尔就决定要雇对方了??拉丁语是此时的通用语言没错,但真正能用拉丁语读写的,除了知识分子和高级贵族外,也没多少了。
“听起来很好,有这样的领地继承人,就算是民众的福气了,是不是?
赫兹尔并不见得是真在意一块西方的土地上,其领地继承人是否贤明。更何况,以他的信仰来说,是很看不惯这种女人管事的情形的虽然此时西方男尊女卑,女性不自由,但相比东方来说,女性的自由度居然还是更高的。
不过现在人在别人地盘,当然要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话。总的来说赫兹尔是个身段灵活、十分务实的人.不是这样的人,也做不到身为‘混血儿’却左右逢源了。
“的确.而且路易莎郡主是个懂得商业的人,非常关心布鲁多集市的发展,着力于降低布鲁多集市各种杂税。虽然成果不多,但这几年至少取消了不少临时杂税,赋税的收取都是按照规矩来的??您也是商人,应该清楚,
如果领主真按照规矩收取赋税,商业环境就算很好了。
“真正恼人的是,各种没有讲明、没有先例的钱总是收取,这让商贸成本比看起来要高得多。
显然,这位掮客是有些谈性起来了,说了一会儿,马都饮完了,他才想起正事儿。连连道歉道:“真对不起,先生,我有时候就是这样,容易说到别的事儿上头!
不过为了找补,也为了自然地下来台,他又说:“不过,路易莎郡主的事儿您本来就该了解一些.您是来订购穿衣镜的,是不是?还打算去宫里走一趟?哎呀,如果是这样,怎么能避得开路易莎郡主?到时候您一定得见路易莎郡主,和路易莎郡主打交道呢!
在掮客的一番解释后,赫兹尔才知道,原来特鲁瓦制镜工坊是由这位‘路易莎郡主’幕后执掌的。不只是如此,这位女继承人如今在宫廷内权势大得惊人!凡有什么商业相关的事儿,得到她的允许和帮助,倒是比找到巴尔扎克伯爵跟前更容易得偿所愿。
“竟然是这样赫兹尔想了想问道:“我曾经与知名的学者斯科特大师是邻居,听闻他现在乃是路易莎郡主的老师,也不知道是否受重用,在路易莎郡主面前能说得上话吗?
理论上来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如果是大贵族身边,这就不一定了。多数时候,大贵族的老师最后很容易演变成他们的智囊,说话是能说得上,可是否说话管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掮客惊异地看向赫兹尔,似乎是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门路。之前他只当这是一个普通的异教徒商人,现在却是要对他另眼相待了!他以一种明显更热络的语气给他出主意道:“当然,当然了!路易莎郡主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尊重有知识的人,更尊重自己的老师。
嗯,丝毫不提路易莎不动声色就驱逐了她不爽的老师的事儿.主要是,这个时候的‘老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就是有一些会理所当然地对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