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章 到底难在哪儿(2 / 2)

加入书签

谢志忠觉得自己亏大发了。为了这个无人机,他不仅费劲巴啦,连手头宝贵的碳纤维都搭进去了不少。

要知道,这玩意儿国内产不了,国外又对华夏实施严格禁运,手里的存货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来的私货,价值堪比黄金。虽然做四个旋翼用不了多少,但用掉就是用掉,总归心疼啊。

于是,他没好气地说:“有什么问题,你不会去找你郭老师啊?他也是专家,专门研究无人机的,你那点小事儿,他搞不定才怪。”

苏晨陪笑道:“宋老师,您和郭老师都是顶尖高手,但各有专长。郭老师教书育人是行家,理论知识扎实,但他老人家毕竟不像您这样常年奋战在工程一线。

我这边的问题,恰好是工程应用上的,这正是您的强项。我想来想去,只能来求您了。巴铁那边订单催得紧,这关系到国家一大笔外汇收入,您老就勉为其难,帮帮忙吧?”

苏晨这番话,明着夸郭伟强,暗地里给谢志忠戴了个大高帽,总算让谢志忠心里舒坦了点。

想想也是,虽然自己没捞到想要的好处,但帮国家挣了一笔外汇,心理上总算平衡了点。

于是,他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你说的有点道理。说吧,什么事找我帮忙?事先声明,我最近很忙,你那事要是太费工夫,我可帮不了。”

苏晨回答:“对我来说难如登天的事,对您来说就是小意思。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炭纤维的加工。我们这边没接触过,不知道怎么入手。

您既然能做出上次那个旋翼,想必有这方面的资源。我想了解下,看能不能帮我们加工这些旋翼。

第二是您上次帮我改进的飞控核心电路,里面用到一个零件,就是那个‘单轴压电陀螺仪’。那玩意儿我打听半天都不知道哪里生产,想问问您,国内哪里能做这东西。”

苏晨这么一说,谢志忠马上反应过来。当初帮这小子改造那台无人机时,他听了苏晨的讲解,一时手痒,给那小家伙换了不少好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样。

碳纤维在国内绝对是稀罕物,民用市场上没见过很正常,只有像自己所在的3611所这样的顶级航天科研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