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一夜成名(2 / 2)
可香江的警察抓不到他们,就来找我们的麻烦,让我们帮忙破案,找不到线索还让我们顶包。你说,这些大圈子可不可恨?所以,所有帮派看到大圈子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管他们来干什么,先揍一顿再说。”
苏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一说,看来传说中70年代到80年代香江警匪一家亲,警察只管收钱,社团管治安的事儿还真有其事。
但这不是苏晨关心的重点,他关心的是别的事情:“话说回来,楠哥你既然在社团里,我想打听个人,看看你认不认识?”
“打听谁啊?香江社团人多得很,我可不敢打包票,但如果这人有点名气,那就好说了。”
“我打听的这个人,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江湖人称‘六爷’的‘毅夫’先生。”
说起“毅夫”先生,只要是80年代末进入大学校门的人,几乎没人不知道他。
为什么呢?
因为在几乎所有有点历史的华夏大学里,都有这样一栋建筑,名字就叫“毅夫楼”。
根据苏晨前世的统计数据,这位“毅夫”先生累计向华夏大陆教育事业捐赠了近475亿港元,资助了6013个教育项目。如果再加上其他社会公益和慈善捐款,总额超过了100多亿港元。
在香江那些成名的大佬当中,论财富,这位“毅夫”先生不一定排在最前面,但要说到对华夏教育事业的贡献,那真是无人能及。
不仅如此,这位“毅夫”先生在他百岁高龄时,自知时日不多,创立了一个不分种族、国籍、宗教和信仰的奖项。
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毅夫奖”,专门奖励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以及天文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单项奖金高达100万美元。
因此,要是论在华夏的口碑,这位“毅夫”先生绝对是无人能比。
当然,这位“毅夫”先生的善行也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他活了整整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