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攻坚大战,一触即发(2 / 2)
在北戎围城的时候,墨伊并没有带领部队冲出城外。
敌人实在是太多了,城墙和关隘是他们最大的倚仗。贸然冲出去,只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对峙了两天后,北戎军队终于完成了对北关的合围。
此时一队狼骑兵兵临关下,将一个个人类头颅整整齐齐的码在关口十里处,看上去就像是在摆放烂西瓜一般。
这些头颅都是经过令支国的时候砍下来的。
这是北戎攻城时的一贯做法。用人类的头颅来让城内的人类产生恐慌,是一种心理战。
狼骑兵们站在头颅的后面,对关隘上的人类肆意嘲笑。
关隘上原本就有令支国的遗民,此刻看到自己国民的尸体遭辱,顿时怒不可遏,时不时的便用竹箭射向关隘下的狼骑兵。
那些狼骑兵一边观察着竹箭的射程,一边退至安全距离。
墨伊站在女墙之上,手持用墨?制作的长弓,手里搭着一根从祖竹上折下来的竹箭。
这种竹箭搭配上墨?武器,再加上处于孤竹的地界,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威力比任何攻击都要强劲。
这是墨家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杀手锏,曾经用此招一箭射穿了一个炼脏境的高手。
咽喉是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就算是乌顿这种炼脏境的高手也是如此。
墨伊期待着乌顿能走到阵前来喊话,这一箭将是他最好的机会。
不一会儿的功夫,敌阵传来一阵‘呜呜’的号角声,紧接着,一群脸上涂着白面朱砂的萨满从队伍中走出,开始‘呜哩哇啦’的吟诵着咒语,跳着人类所看不懂的战舞。
仿佛回应萨满的歌舞,狼骑兵座下的霜狼一起发出狼嚎,一时间,整个天地都回荡着霜狼的叫声。
三声整齐划一的嚎叫完毕,狼骑阵如波浪一般朝左右分开,一条巨大的霜狼从狼群中慢慢走出,上面赫然坐着一个身材雄壮,发须皆白的北戎人。
正是戎酋乌顿大汉亲至。
眼看乌顿只穿着皮甲,毫无防备,墨伊完全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搭箭弯弓。
霎时间,竹箭化作一点流星,向乌顿急速而去。
然而,还未飞到乌顿的面前,一道红色的光芒后发先至,直接撞上了正在飞驰中的竹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