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震撼人心的发言(2 / 2)
“我们曼妮的5000多名员工,脚踏实地的为大众服务,我们不求发大财,只求拿去有限的利润,养家糊口而已。
即便未来真能发展到全民互联的地步,我也不会减少员工投入,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必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如果技术减少了更多人的饭碗,那这门技术一定不是好技术。”
“当然,我并不是不支持技术,我只是觉得技术迭代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人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行业的那点小成本,要考虑大众,要将技术和大众责任联系到一起,如果技术的迭代,以绝大部分人丧失工作为代价,只会导致社会混乱。
技术迭代,想要达成的结果,也会背道而驰!”
陈庆宇一番侃侃而谈,直接把刘兆春说的目瞪口呆。
在来之前,他一直想搞个爆点,弄点所谓的八卦。
然而陈庆宇的一番长篇大论,却把他说的五体投地。
这位牛老板虽然贵为首富,但所做的各种生意看起来都是噱头,的确能力很强,但是对比陈庆宇的社会责任论而言,却又不够高度。
这位小陈老板看起来年纪轻轻,但实际上却很有头脑,最关键的是,他虽然只做一门生意,但却仿佛站在九霄云外那么高。
刚刚成立三个月的小公司,招揽5000多名员工,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扩张过度,而是出于社会责任感而背负的社会重担。
几千名员工压在一个如此年轻的创业者身上,这份胸襟和担当,试问在这个年龄段,谁能和他媲美?
这样的人,自己竟然还想敲诈,简直是无耻之极。
刘兆春怀揣着满心满腹的羞愧离开,回到家中狠狠灌了一瓶酒,借着酒劲下笔如飞,一口气写下了一篇报道。
“商业奇才?投机倒把?都不是!
给我三分钟,带你走进一个社会企业家的内心真实世界。”
“最初听到陈庆宇的名字,是因为一个月前的记者茶话会,我听东仓本地的记者朋友,说起了这位年轻人。”
“在他的口中,这位年轻人凭借一本东仓服装杂志打开局面,轻轻松松实现了月销破3000万。”
“当时,我感慨于这位年轻人的敢做敢想。”
“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是首富牛老板的一则评价,虽然牛老板对这位小陈老板的生意经是偏见,但是能入首富的法眼,显然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直到我真了解了这位小陈老板,才发现所有人都误会了小陈老板。”
……
“小陈老板的社会责任论,直接震撼了我的心灵,每一个岗位都有责任,但企业家拿到了更多的利润,理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但放眼四周,我看到的无不是肥头大耳的大老板,张口闭口以谋取国家利益为荣,以克扣员工工资为优,指望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简直是痴心妄想。”
“而小陈老板,公司仅仅创立三个月,就主动承担5000多名下岗员工的饭碗,而即便做了这些,小陈老板依旧毫不居功,甚至被感恩羞愧。
临别时,他希望借着我的笔杆,呼吁各位企业家老板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不要总想着吸取民脂民膏。”
一篇报道,洋洋洒洒将近5000字,直接占据了这天报纸的头版头条。
陈庆宇,在魔都出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