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2章(2 / 2)
贺重玉丢下藤球,飞快地扑进重华怀中。
起初贺钦和叶蘅芷都惴惴不安,说什么话都要再三思量,唯恐言语间触碰到女儿的伤心事。
但贺重华似乎没有被书院拒收的事影响到,她每日读书习文,像过去的那些年里所做的那样,淡然清雅,她也不再提起要去青河书院的事,但她也不再爱从前的脂粉钗裙,她总是穿着那袭宽大的儒衫。
贺钦小心翼翼地开口:“其实青河书院也不是最好,不如试试明山书院?大雍的书院不止一家,总会有慧眼识珠的。”
贺重华注视着手中这卷书,并不看向父亲:“做学问在哪儿都可以,不一定非得去书院,郗宁很好,而且我也很舍不得离开玉儿。”
贺钦连叹息都不敢出声,默默为她掩起书房的门便悄悄离开。他一开始走得漫无目的,只是为了抚平思绪才悠悠踱步,但突然想起什么,甩开袍子大步往县学跨去。
没两天,县学的宋先生就有了一个绝佳的助手,她能在宋先生繁忙的时候帮忙教导学生的课业,为学生答疑解难,平日里也时常和宋先生探讨书文。
也正是贺重华做了县学的讲师之后,县学开始陆续招收女学生了。或许是同为女子的原因,那些小姑娘更喜欢围着贺重华打转,平日里总是“贺先生”长“贺先生”短,这也叫贺重玉暗自醋了好些回。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县学里进了两个少年天才,郗宁的文风都沾染着变得昌盛了,宋先生思忖,他打量手中这副明山书院的聘书,不得了,开天辟地第一回,小小的郗宁竟然也有学子被明山书院看上了。
那被明山书院丙字班收下的小子一家,几乎是敲锣打鼓地把孩子送去了。贺重华远远地看着,转身便逆着风离开,长袖掀起一道白色的云浪。
宋先生暗叹,天意弄人啊。
至于贺重玉,她虽有些念书的天分,可心思却完全不在诗词歌赋、经略通史上,她依旧淘摸看那些传奇话本,逸情故事,而且她还捣鼓上一些在外人眼中“不堪入目”的东西。
柳枝巷贺家宅子,贺重玉凝神盯着贴到院墙上的纸片,一只眼睛眯起,两手一抬,只听见“咻”得一声,一支短短的木箭将那张纸钉在砖块的缝隙里。
她欢呼着跳起来,对着左腕上的精致物什亲了又亲,然后拔腿就跑出了家门口。
贺重玉甚至没有注意父亲一直站在堂下。
贺钦对此已经学会主动眼不见为净了,他甚至都开始接受良好,而且会出言让小女儿换块砖头??贺重玉成天对着墙上那块砖“咻咻咻”弹出小箭,而且总是对准同一块砖,贺钦都怕有一天这道墙会被打穿。
自打贺重玉独自造出了这柄戴在左腕上的袖箭,她可算是在刘媪面前扬眉吐气了。
贺重玉总把袖子撸到胳膊肘那儿,只为了露出那柄黄梨木的袖箭。袖箭打磨得异常光滑,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贺重玉甚至把它在腊梅花油里泡了整整一宿,于是这袖箭晒干后还散发出一股腊梅花的冷香。
贺重玉总戴着袖箭招摇过市,于是走一路,腊梅香就飘一路,遇见的百姓都和她玩笑道“二娘子莫非是腊梅花蕊上藏着的小花神么”。
而贺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