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7第65章 抬棺鸣冤(1 / 2)

加入书签

《云中闻鹤来》全本免费阅读.cc

所有的一切还要从两个时辰前说起……

朝凤楼竣工,千秋大典如期举行,朱雀大街自寅时起便肃清街道,长街地面上铺满了红绸,金吾卫分列朱雀街两侧,英姿勃发、气宇轩昂,他们手持长戈,昂然挺立,铠甲在曦晖中闪着金灿灿的光芒。

天子恩德浩荡,他大方地允准京都百姓一同观礼,不过百姓们只能被拦在兵卫组成的人墙之外。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京中凡是楼台高处,皆蜂拥而上挤满了凑热闹的百姓,即便原本没有高台的商家、抑或公侯王府的后园,也别出心裁地搭建起观礼台阁。

若是碰到那等混不咎的,例如宁国公,因他家清芳园内有一座建在矮山上的四层小楼,便大敞家门,明码标价五十两纹银一位,居然人次爆满,座无虚席……

皇帝的龙辇与贵妃的鸾驾都走在前头,文武百官依次在后,贺重玉凭着贵妃亲妹的身份,倒也不用挤在一堆白胡子老头里,她是坐在姐姐身侧,随姐姐一起登临的朝凤楼。

今日跟在贺重华身边的并非许韧,而是另两个眼熟的宫婢,她们穿着窄袖高领的碧青罗裙,梳着比普通宫女要繁琐一些的发髻,灿烂夺目的珠花摇曳在发髻中。

她们扬着下巴,神情冷若冰霜,好似宣告皇家不可忤逆的凛凛威严,皇帝身侧的内监也是如此,漠无表情,眼神肃然。

但高居上首的皇帝,以及他身边的贵妃,皆面目慈和,唇边噙着浅笑。

一个玄袍方士戴着净莲冠,狭长的莲心尖锐得仿佛能隔空戳穿围观人的下巴。他摇头晃脑般吟诵着一卷青词,贺重玉打量着那册文卷可观的厚度,暗忖道,铺开后恐怕比天书都长。

中途又是哪个高官走上前去慷慨陈词,又是哪位老王爷颤颤巍巍地扶着栏杆引经据典,最后仍由方士昂首阔步,挥袂生风,高呼礼成。

对于这一套枯燥无味的典礼流程,贺重玉虽不理解但保持沉默,她默默地眨了两下眼睛以缓解眼珠的干涩之感??她一直盯着头顶的天花数那繁密如星的格子,差点晕了头脑昏睡过去,还是赵意年从背后悄悄戳她一下。

贺重玉微微侧首觑了她一眼,却见她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一时错愕,刻意地转过头去看楼下那交错层叠的泱泱官员。

也是这时,贺重玉终于懂了传闻中的“皇帝好色”是什么意思??薛灵竹位列在先,自他往后,官袍由紫转朱,由朱而青,不变的是文武百官皆仪表堂堂、挺拔鹤立,即使是年近天命的老臣也都屹然如竹。

贺重玉腹诽着,虽然时值七月流火,日升之后仍残暑意,皇帝满心记挂普天同庆的盛事,却没在乎把一干胡子飘飘的老大臣放到日头底下合不合适……

这些老臣也不愧是饱经风雨,这点阳光对他们来说似乎完全不算回事,尤其是站在薛灵竹身后的崔太傅,他的脸上无意中便流露出一股凛冽的……战意?

这让贺重玉顿觉微妙,她不禁暗想,难道趁此时刻,这个一向忠勇直谏的老前辈要发挥他以往的作风不成?不过今天可能没有崔老太傅的用武之地了,因为贺重玉已经预备好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血书泪谏”。

铿然的琴音响彻天际,箜篌丝弦随即婉转??帝、妃登台合奏,一时间万籁俱寂,耳边只有茫茫乐音流转不绝……

老实说,贺重玉并没有感受到此曲是多么绕梁遏云、回肠荡气,她对于皇帝精心琢磨数月的成果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形容??大概好听。

为什么说“大概好听”呢,因为贺重玉的心神完全不在这曲合奏上,那些乐音再如泣如诉,也扣不响她的心弦,她此刻全神贯注地在想另一件事。

天边鸟雀扑簌的振翅之声终于使贺重玉的内心起了一丝波澜,她抬眼望去,百雀啁啾和声,盘旋在朝凤楼上空,像一袭袅娜的流云浅雾。

曲音高亢处,天尽头传来一声清唳,一对雪羽鸿鹄从云团中飞出,它们相依相绕,长长的尾羽相互交缠。

“是凤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