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41章(2 / 2)
现在陈泽成和秀水城中的书生们来往并不多,似乎是一个很孤僻的人。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并不是这样。
那时候白木书院作为秀水城中数得上名号的书院,能容纳上百人。大家都是年轻学子,志气相投。陈泽成也是其中的佼佼者,怎么可能没有相交的好友呢?
那些少年们啊。
陈泽成在心中一个一个去回想自己往昔的好友。有的已为陌路,便是在秀水城中碰到面也要装作不认识。有的选择归隐乡间,早就不知所踪。还有一些人却早就成为了地下的白骨,中元节时的一杯清酒。
他不再作声,不得不承认秦氏所言有理。
秦氏道:“原本大嫂就不想让秦兴?读书,只是这孩子天性喜文弄墨,她不忍心……”
做母亲的,哪个不希望自己孩子快乐呢?就是洪氏这一点的不忍心,幼年秦兴?才有机会继续读书。只是现在他已经大了,旁的孩子要么放弃读书,要么去科考,唯有他进也进不得,退又不甘心。
洪氏是绝对不会松口让他下场了。
秦兴?那日到小院来找秦氏,就是为了请她求情。秦氏也心疼秦兴?,却知这解劝也是无用。她最终只得宽慰侄子,允诺替他求情,却不是下场参考,而是在白木书院读书。
书院复课前两日,秦氏亲自回家去劝洪氏。洪氏这些天为了秦兴?的事,消瘦了许多,她苦笑着摇头:“孩子年纪越大,越操心。”
这世上也唯有丈夫和小姑子知道自己的艰难。兴?虽然孝顺,但终究对不能参加科举一事耿耿于怀,不然不会请出秦氏来当说客。
秦氏笑着道:“嫂嫂莫怪兴?。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做到这一步,也很不容易了。”
洪氏点点头,长叹一声。秦氏就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并道:“若是将来他年纪大了,也可以在白木书院里教书。”
“你的意思是说,不去参加科举,只以读书为业。”洪氏犹疑地道。
秦氏道:“正是这样。嫂嫂可曾想过,兴?不乐经商,也不懂稼穑,若是能以读书为业,不仅投了他的喜好,更是安身立命的依仗。”
一般人想要做读书先生,必须至少有个秀才的功名。但白木书院是陈家夫妇自己的产业,只待秦兴?长大一些,当个蒙学先生总是可以胜任的。
洪氏此前从未想过这样的途径。秦家富裕,兴?和他大哥的关系也很不错,只要一日不分家,兴?就是什么都不做,也能当个安稳的富家翁。这也是她敢为儿子向陈家求亲的底气。
但若是秦兴?自有本事立足,当然更佳。而且婚事顺当的话,秦兴?就是陈家的女婿,帮着丈人打理白木书院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这里,洪氏点了头。秦氏又道:“嫂嫂,自从您像我提起婚事以来,我一直将这事放在心头。如今只要孩子们愿意,我自然允可。兴?在书院里读书,能够和泽成与舒青多多接触,这事就成了一半。”
听到秦氏这样说,洪氏更是感激她能够为孩子筹划这么多。
这是他们两家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安排了。
因此秦兴?也就不再随班读书,和谢峰一样,成了享受特殊待遇的人。
陈舒青不知道背后有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