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两则小故事(2 / 2)
读小学的儿子,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周末的晚上,他捧着《李太白诗集》来找我,问李白为何没有给爸爸妈妈写诗。我半信半疑,哗啦啦地翻下去,翻遍了诗仙的一千多首诗,果然没有。
我不罢休,又去网上搜寻。孩子忽然狂喜:“找到了!”他的小手牢牢指着一个“母”字,随后,我看到了那首颇为著名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我向儿子解释:“这是李白写给一位老人的,是给诗人吃了一顿晚饭的陌路人,不是诗人的父母。”儿子不服气:“李白吃了别人一餐饭,就做一首好诗来感谢,那他天天吃妈妈的饭,该写多少诗啊!”
这句孩子气的话,令我的心一动。在几十年的光阴里,我们忽略的,往往就是那些最亲的人,我们淡忘的,也常常是离自己最近的情。就连诗仙,亦未能免俗。
我对孩子说:“困窘时给我们买过一碗面的人,跌倒时扶了我们一把的人,难过时给过我们一句安慰的人……都会令我们深深感激。可父母所做的,大家都觉得是理所当然,不用道谢。”
我放下鼠标,给儿子讲一个故事:
《人,总要寒心一次》
人,总要寒心一次
才知道世界的真真假假
并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