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四章 因果不空(2 / 2)

加入书签

武则天先天的慧根加上后天家庭的熏陶,七岁时便已是美名远播的传奇女神童。在‘’周身环碧翠,犹觅后庭花‘’的大唐王朝,充实后宫以绵延皇嗣是家国大事,十四岁的武则天便在遴选嫔妃的大潮中入了宫,十四岁的武则天有着超乎同龄人的从容气质和不凡智慧,很快便在众靓女中脱颖而出。随着名字由入宫时的‘’武?‘’变为唐太宗李世民赐名‘’武媚娘‘’,武则天的心里深深打上了李世民的烙印,被封为才人并在朝堂帮唐太宗处理政事的武媚娘,整个心思都在太宗身上,那种纯白的仰羡和思慕比女娲对鸿均老祖的感情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由于一波三折的种种原因,唐太宗与武媚娘的情感只停留在美好的精神世界,但这种感情对武则天而言却成了一生的执着,她的人生也便因这份情感而跌宕起伏、扑朔迷离、风起云涌。

她一生为保护、坚守太宗苦心经营的李唐王朝夙夜操劳、呕心沥血、受尽辛苦却遭受误解、诽谤、辱骂及亲人的叛离。她气宇非凡、才智过人、胸怀若谷、悲愍苍生的慧根,使她治理的时代成为承贞观之治启开元盛世的难得盛世。同样,她的贡高傲慢、视男女情感为浊垢的执念,也让她在人间历劫的情感心路中倍受泼脏水之万劫,至今,各种野史对她的说法仍然垢病累累,最客气的说法也是‘’淫乱朝不乱‘’。

当初的牡丹仙子目空一切,恃资傲物,天界的男神男仙们只有远看的惊艳,不敢有靠近的辄想;那些女神女仙们常常在牡丹仙子清高的眼神中自惭形秽,尤其是那些在情爱中受伤的女神女仙们,更是把牡丹仙子视男神男仙如无物的超然洒脱奉为励志的偶像;男女神仙皆对牡丹仙子不受天界约束的自由潇洒羡慕至极。连王母有一次也感叹:‘’本宫本也可如牡丹仙子般拥有自由潇逸的生活……。‘’

可是,在人间历劫的牡丹仙子,在感业寺受尽屈辱和管束;从感业寺二次入宫的每一天都是在刀光剑影中如履薄冰;用整个的生命守护李唐江山却被误解谩骂;力济苍生却招来无中生有的辱骂;置身朝政无一日逍遥自在。想一想,哪一劫不是果报所致,消业真不是件容易之事啊!两千年来,真正能懂武则天的人有几个?无字碑的大智慧大境界又有几人真切体会?

一个有正信正心正念的虔诚佛弟子,一个以殊妙悟性与超群智慧而即将成菩萨的仙子,因业力的障碍,要为消业历如此之深劫,以真切的示现阐明因果不空、果报成倍的真理,末法时代的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的现象,会给自身带来什么果报会有几人思虑?

从人间历劫后回到百花宫的牡丹仙子性情大变,改‘’百花宫‘’为‘’融惠宫‘’,第一时间到紫竹林拜见观音,深心忏悔自己往昔不如法之种种,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