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九章 上善若水(2 / 2)

加入书签

“上苍有好生之德,选择在马嵬坡收伏狐仙,是《易经》纳甲之术在降妖除魔中的最佳运用,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相融测算,克魔界和白狐的死门就在马嵬坡,若无此智慧,三界将遭浩劫致生灵涂炭,白玉凤也会灰飞烟灭。”

此语一出,张九龄整个神情变了,之前的打量观望完全消失,膜拜的敬重在放下的身段里、在崇拜的眼神里。

“唐王陛下看过《推背图》,也得过女娲签,对马嵬坡降魔的天意昭通应是明白的。”道长并不看张九龄,面向玄宗微笑道。

“隆基愚钝,对其中的深奥妙理并不通晓,感恩先生开示!”

玄宗说完,暗自惊叹,眼前高人,竟会对自己的一切了如指掌,是他有心通之术?是易理算得?还是……

张九龄想搭话,但道长的表情语言在巧妙拒绝他的问话。

“文昌宫以智慧、修养闻名三界,却也难逃吾我贡高之俗!”道长喝着第二茶,似乎漫不经心地说。

“九龄有眼不识泰山,唐突了圣贤,请让九龄沐雅量恕罪之幸!”张九龄起身郑重施礼道。

“天上人间皆为忠臣谋士,玄华之福,苍生之幸,幸会!幸会!坐下共商御魔疫之谋。”

“瘟疫急报!”张九龄刚落坐,就听到乔欣在帐外高呼的声音。

“快传!”玄宗本能地急切道。

“瘟疫已通过畜禽水产运输遍布各地,更有甚者,江南一佛寺和长安一道观竟也有感染者。”乔欣满脸阴云跪报。

玄宗命乔欣平身后,起身施礼道:“先生,请为大唐百姓安危开良方。”

“请道长不吝赐教,施福苍生!”张九龄唐扑腾一声跪下请求,齐欣也跟着跪下身。

“无碍,无大碍,陛下请坐,二位起身同坐。贫道这里有一宝镜,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