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二章 一壶浊酒配桃糕(2 / 2)

加入书签

她就快死了,走得很慢,很慢……

她不想死在宫中,她想在生前看看,自己以后的长眠之所是怎样的。

入墓路上,她一个人,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伪戒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酒斟满,我与他一饮而尽。

相对无言许久,我轻声又问:‘你为何不出仕?’

李慕已是八分醉意,摇头道:‘剑与诗词,救不了病入膏肓的靖国。就像……青莲乡最好的医者,也救不了许老狗。’

‘芸芸众生,凡夫俗子,可能一生都要蜗居在那四面环山的蜀中之地,不识入京路,不识天下美酒,只知那松液的甘甜。是王朝更换,还是山河破碎,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人生短短几十年,《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喝了松液酒,气若游丝地说:‘这确是稀松平常的劣酒,但还有儿时的味道……!’

酒喝了,人死了,李慕也赢了赌约。

再过一月,去上虞县的调令,传到了青莲乡。

李慕本想推诿拒绝,却正好收到我的来信。

信中无字,只有他那天盯着看的一根玉簪。

那是我母后生前赐予我的,一直是我心爱之物。我赠予他,希望他能出仕,一步一个脚印地展露才华。

李慕与我回信,只有八个字:‘天下安平,只为安平。’

我收到回信,心中欣喜,竟一连几日都未睡好。

……

往后,又过了三年时光。

在这期间,我未曾见过李慕,但与他书信频繁,几乎每月都有一两封。

信中,他说了很多在上虞县发生的趣事和见闻,也曾因县中政事,与我争论,与我喋喋不休。

除了书信往来,我也在时刻关注着上虞县发生的大事儿,因为他在信中,总是报喜不报忧。

李慕赴任的那一年,上虞县洪水决堤,汪洋百里。

是他召集农户与乡民治水,在堤坝上住了三月有余,亲斩贪官二十余名,最终成功抗洪,救助流亡百姓无数。

那里的乡民,都视他为??领袖。

第三年,边境的冲突更加剧烈,上虞县又位于隘口之前,青州一位名为朱勋的流寇,突然揭竿而起,高举乾字旗,与南疆部落里应外合,偷袭了上虞县。

尸骸遍地,民不聊生。

李慕为了掩护乡民撤退,竟然只带领三百位县内壮丁,向死而生地伏击南疆部落,斩敌将一名,烧毁敌方补给无数,成功拖延敌军两日,让乡民成功逃到蜀地。

三年前,他怯战的骂名,在此事件中逐渐被洗刷,南方多地的百姓,都称他有??担当。

同时,朝堂局势,也愈发变得诡异莫测。

我父皇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各派党争不断,暗流涌动,内陆自称义军的流寇并起,正在攻城略地,边境之地,还有强敌入侵。

靖国已经到了风雨飘摇,即将覆灭的境地。

可父皇的心思,依旧不在清理内忧外患之上,他不停地追问首辅王炳权,问他何时能带回来人皇印。

他还想长生,还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伪戒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