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7前路(1 / 2)

加入书签

卫骏驰站定脚步,给姚姜拉了拉帽兜,握紧了她的手。

他的手温暖有力,掌心指腹都有薄茧。

他牵着姚姜缓步前行:“夫人无错,当日是万把总先对夫人动手才招至夫人还手。万把总的伤历经半年也养回来了,我与万把总同在大营,常见他操演兵士、自行习武,与从前一般无二。殒命乃是意外,夫人不要如此自责。”

“这事已经过了,且过了许久了。战场上刀剑无眼,受伤乃是常情,这或许便是他的命数,怪不了他人!夫人也不要如此自责。”

他牵着姚姜的手紧了一紧:“我还有件事要与夫人细说。这事繁琐,咱们快回家中去。”

姚姜看着他,他微笑:“我真有要紧事,夫人快随我返回家中。”

回到家,琼叶与苏季扬赶着给二人扫去身上的雪,姚姜依旧轻颤,手脚冷得与冰块无异。

后院正屋内燃着暖炉,琼叶帮着姚姜除下大氅,披上暖和的家常衣裳,将她推在榻上,换过鞋袜用暖被围住。

卫骏驰也换过了衣裳,他将个汤婆子递在姚姜怀中:“我让人烫些暖酒来,夫人喝两口暖暖身。”

一盏酒下肚,姚姜的轻颤渐止,手脚也慢慢回暖。

卫骏驰喝了杯酒:“无名寺要修整兴建。六皇子已请国库拨银两,此事大约也会着落在夫人身上。”

姚姜愣了,卫骏驰:“无名寺供奉着许多将士,也是他们最后的魂魄归处,理当修整。六皇子看了农庄的情形很是感慨,认为夫人能将农庄建得如此之好,也能将无名寺修整好。”

姚姜思索片刻:“我不懂修建寺庙,虽说无名寺从前是荒山野寺,但如今它已经有了荫田,是得了朝廷认可的正经寺庙,岂是我能插手的?再者,我知晓有限,请无方大师来修建不是正好?”

卫骏驰叹了口气:“无方大师也不曾修建过寺庙。我知晓夫人如今事多忙碌,再将这事也交与夫人也太辛苦。但六皇子说了:这事只有交由夫人来精打细算才建得好。我便替夫人同意了。”

“无方大师会去打听修整寺庙要留意处,再者,修建的工匠也会知晓。夫人只要管工匠与银子出入便可。从前无名寺是野寺,这些事自然不必去细想。上回户部给无名寺颁了荫田,我便知晓无名寺要被立为朝廷认可的寺庙了。”

“修建寺庙是很可藏掖的,国库的银子用时得极之仔细。如今北疆不平安,银子都要用在刀刃上。兵部与户部的特使都来过此间,夫人为大营建成农庄,兵部对夫人更加信任。”

“无名寺是数十年前一位路过此间的游方僧所建。”卫骏驰给姚姜又倒上一盏酒:“这位游方僧见北疆战祸连年,在此间建了石屋给葬身此间的将士超渡,他便再也没离开过,直至圆寂。”

“这位游方僧从前的法名已不可考,但他在此间建石室后给自己另取了法号:离难。北疆不缺因战事而心神受损的兵士,离难法师圆寂前还收了两名弟子,他们都经历过战事,不愿返乡留在此间为离世的同袍超渡。但他们也没能活许久,都先后圆寂于此间。无方大师为云游僧,于二十年前来到,知晓了此间的情形,决定终身在此间为葬身北疆的大营兵士超渡,偶有离开也是很快便会返回来。”

“无名寺未得朝廷认可前没有荫田,只能开恳寺前的空地,种些许菜蔬食粮养活自身。请他们超渡祭拜时送来的银两及供养的物事,都被用于修建石室……”

卫骏驰与姚姜一同坐在榻上细说无名寺的前尘,一壶暖酒很快便见了底。

卫骏驰起身唤人烫酒,姚姜则去找了厚毯出来,卫骏驰再坐下,她便将厚毯盖在了他腿上:“千户腿脚年前才受过伤,有伤便怕寒,久坐要更暖和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