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玩也要吃苦思甜(1 / 2)
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呼呼和哥哥姐姐们站在鱼摊上,看渔民伯伯们一个个在补网,他们都用力捂着鼻子。
七月中的天气已经算得上炎热,鱼腥味被太阳一蒸更加难闻,不是久居海边的人都很难受得了臭鱼烂虾的腐臭味。
孩子们都用力捂着鼻子,就算都要透不过气了,他们也不想把手松开一点。
这是个很冷僻的小渔村,托去年底播出的第二季《说走就走》的福,这里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冷清。
恰逢暑假,又是疫情过后,码头上有不少来自外地的游客。
肖珩一行人都戴着口罩,其他人也都是戴着口罩,只是他们从一看就很贵的船上下来,这些日子村子里迎来不少投资商,看到有钱人到访,村民们很快就把村长给叫了过来。
停留在这里是肖珩刻意为之,他想来看看节目和他的直播有没有给这些相对落后的村庄带来些改变?是好的改变,还是坏的改变。
从第一季开始,《说走就走》节目播出期间,就会有肖珩售卖节目当地特产的直播。第二季虽然他没参与录制,但对节目中出现的小渔村他都很熟悉,那些资料他都会在节目播出前熟悉了解,这里有哪些特产,都是什么制作工艺,他都清楚的很。
在肖家长眼中,玩也要接地气,他制定的旅行路线跟之前节目录制时是一样一样的。他们现在有大游艇作为交通工具,居住环境舒适,出行也非常轻松,只是在这些小村子停留一顿饭的时间而已,作为孩子,完全可以适应这种强度。
可孩子们还真没来过这种地方,宁家和潼潼都不算很优越的成长经历,但他们也没出过海,也没接触过渔民的生活。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群孩子看着桌上的菜,都不是很有食欲。
入乡随俗,来渔村当然是吃渔民的家常菜,即使村长安排了很多不错的渔家菜,也在肖珩的坚持下换成了渔家平时吃的家常菜,还是比较贫苦的渔家吃食。
孩子们都小,最大的宁家也才九岁,连他这个以前过过苦日子的都吃不惯,其他孩子就更加不适应了。
但是大人们都在吃,还吃得挺香的样子,孩子们又被吸引了,忍着怪味吃了几口。但都吃得不多,可是肖珩发话了,这顿不吃,就得等晚上了。
因为是第一个停靠点,肖珩也没想着让孩子们一下子就能体会到底层辛苦,他想先让孩子适应一顿,接着再尝试住一晚,然后再跟着去体验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