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0倒计时四(2 / 2)

加入书签

原来是这样。

原来就连奚辞州这个名字都包含着他无争夺九州之意。

原来奚辞州所渴望的父亲对他的关怀从未消逝,只是裂缝已生,哪怕有苦难言也很难修复如初了吧。

“您从未想过将此事告知他吗?”

淳王摇了摇头,说话的声音瞬间沧桑了许多,“不用告知他,因为有些事情我无法给他一个交代,这是我欠他的,也是我欠他母亲的。”

“可您为何要告知我?”

“因为他相信你,他的眼光不会错。”淳王道:“我告知你,也是希望今后有朝一日若我不在了,你能替我继续护住他。”

“他此次去边关是皇兄的意思,我知道皇兄对淳王府的疑心始终还在,他此番命辞州前去是试探,也是利用。”

“我明白了,您放心,我会用尽全力护住他。”

会让奚辞州平安活下来。

“最后,还请夏小姐不要将今日所闻之事告知于他,就当是为了他,也为了她的母亲。”

“好,我答应你。”

夏俞禧走后,淳王脸上的笑意方缓缓退散,他撩开衣袖一角,只见手腕处蜿蜒着一条泛黑的经络,他原本红润的脸色也霎时苍白。

他自叹下一口气:“若当年我没有参与夺权一事,阿珍她就不会死,州儿也不必与我父子离心。”

起初,他争夺也不过是想以此护住妻儿让他们过得更好,谁知反倒因此而失去了至亲至爱,既如此他又有何夺权之心?

终究是他犯下的错,生前死后他皆需为此付出代价。

*

从淳王府出来后,夏俞禧准备再去一趟真云观。

奚辞州在写给她的信中提到过,若是她遇上了麻烦可去真云观寻他师父。

这倒是提醒了夏俞禧,凭启真道人高深的道法应当不会不知道奚辞州这一去会面临危险。

他是奚辞州的师父,说不定他那里会有拯救奚辞州的办法。

夏俞禧到达真云观后,一名小道士似是早已知晓她今日会来此,正在观门前等候着她。

“师父已在观堂等候姑娘,请姑娘随小道入内。”

“多谢小道长带路了。”

夏俞禧跟着小道士一路走至观堂,启真道人正立于观堂中央背对着二人。

“师父,夏姑娘已带到。”说罢,小道士退离。

夏俞禧跨过门槛走入观堂之中,“道长,您知道我今日会来?”

启真道人未回她,他转过身来捋了捋白花花的胡须,继而缓缓点着头。

他从袖中拿出一封信道:“这是那臭小子离开前留给老道的,他在信中与我提过你们在媚山所遇之事,他说在西北竹林一位老者对你说的话他至今仍然不清楚究竟是何意,但既然那位老者说你此生需度一场厄,故他便托老道出关后多留意你的安危。”

媚山竹林一事过去了这么久,没想到奚辞州竟然还记得老婆婆说的话。

“此外,”启真道人接着道:“夏姑娘今日来此想要问老道的事情,老道也已知晓。”

“真的?”夏俞禧有点激动:“那道长您是不是有办法救他?”

启真道人望天长叹道:“老道曾为他算过一卦,卦象显示??”

“他命有大凶,除非天命扭转,降生奇遇,于绝处逢生,否则大劫难破,他必死无疑。”

天命扭转、降生奇遇、绝处逢生,这些就是破解他必死结局的办法吗?

可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道长这??”

“姑娘莫急,老道也曾为姑娘算过一卦。”

不知为何,或许是因为穿书者的身份吧,夏俞禧听到这句话感觉有点心虚。

她面上不显,认认真真地听着道长接下来的话。

“卦象上显示,姑娘命中亦有一劫,且命途奇特,福祸相生,若得良机亦可于绝境中逢一线生机。”

夏俞禧反复揣摩这他这些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