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家庭和事业平衡不了一点(1 / 2)

加入书签

婚后半年多,秦曦怀孕了。孟清华有点懵,他知道的时候,刚刚从封闭了半个月的实验室出来,回到家妻子就告诉他,他们要有小孩了,快两个月了。

本来孟清华是想晚点生孩子,他觉得两人先相处融洽再生育孩子更好。

秦曦想着再过两年就要恢复高考了,她得在高考前把孩子生了,不然两年后如果考上大学还得读四年书,大学毕业以后又是工作,会更加忙碌。反正都得生一个,还是先年轻的时候把孩子生了吧。

她自己悄悄的琢磨,六年后孟清华都36了,还能顺利生小孩么,生出来小孩会不会体质不好或者不聪明啊。

于是秦曦和孟清华商量,还是顺其自然不避孕,她的理由是,上一段婚姻都快三年,她都没有怀孕,可能她不是易孕体质呢。她总不能和预言家一样说,过两年就要恢复高考了,她不能生孩子,要去读书工作。

孟清华相信了,他知道生物学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有时候真的要看运气,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后来确实他们半年了都没有小孩,孟清华觉得自己还得努力。

不过秦曦没有说的是,上一段婚姻里的“她”结婚初期,觉得自己还小,不想那么早生育孩子,顾爱国一开始也认同,先过二人世界,而且照顾妻子加上孩子,会更加没有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他还想拼搏事业。

后来两人开始出现摩擦、争吵,感情越发淡薄了,“她”就更不想生孩子了。两辈子的秦曦都是在父母两个人的爱中诞生的,因此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在父母的爱和期待中到来的。

她唾弃所谓的生一个孩子稳固家庭的说法,父母的关系如果不好了,不可能因为一个孩子就变好。如果继续维持,也只是表面和平,其中心酸不为人知。

“她”是个被教育的很好的新时代女性,在她的认知里面,父母的关系是要靠自己维护的,孩子是锦上添花,不能是雪中送炭。把维护夫妻关系的压力,放到一个婴孩身上,真的很不负责任。

而第二段婚姻里面,秦曦从一开始就决定顺其自然,毕竟怀孕这种事情可不是说怀上就能怀上的。从孟清华一本正经的说孩子耗费父母精力,他们最好只要一个小孩。

她就可以感受到对方是一个稳定的、有责任心、待她平等的人,只要自己不作妖,婚姻可以一直持续到老。

而且,最坏的结果是再离婚一次,那也没有关系,有了孩子她也可以自己养,她有钱有父母,而且改革开放以后自己可以读大学,去工作,光明正大请保姆,潇洒起来,到时候社会风气又会不一样。

半年后固定时间来的月经没有来,秦曦就怀疑是怀孕了,她的月经期比较固定,而且开始有怀孕反应,嗜睡,口味变化,脾气暴躁等等。问过有经验的两家妈妈,也怀疑是怀孕了,她们劝秦曦去医院检查一下。但秦曦不想自己去医院检查,坚持等丈夫回家再一起去。总觉得怀孕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怎么可以第一次去检查,孩子他爸不在场呢。

孟清华出实验室的周末,小夫妻就立即去医院检查,果然是怀上了。

两人欢欢喜喜地准备小孩的到来,孟清华还暗暗觉得,果然他夜里的努力是有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