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2 / 2)
翌日早上
“娘的,这营方卫吃的,竟比大营还清汤刮水,朝廷那帮老蛀虫!”徐飒边骑马边抱怨,又想起端王就在旁边,刚才的抱怨似是有些不妥。
莫风在旁满头黑线,端王并未言语,他在马上想着,这几天他同普通士兵一起同吃同住,雄州军确实清苦,徐飒这句抱怨不也是千百雄州士兵的抱怨?
他到雄主来是为稳定军心,看来军粮之事,是他在雄州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必须解决。
“驭”
“前头有片瓜地,你去买几个瓜来”端王勒住了马对莫风道。
说着领其他几人下了马,他实际上是想打听一些事情。
莫风禀了声“诺”就向不远处的瓜地走去,不一会儿拎来了四个青皮瓜,后面跟着一个庄稼汉打扮的老农手里拎了一大壶水。
“军爷”老汉将一个粗瓷碗倒满水递给了端王,自勿束侵犯频繁后,驻地的卫所就时常派人过来查看,这几个人一看打扮就是从卫所出来的,百姓们心里也有带着感激。
端王点头接过,“老人家这片瓜地长得很好”。
“回军爷的话,这片地原来笨的很,啥都不长”
老汉边说边给其他几人倒水,“后来还是雄州的南宫老爷,不知从哪里寻来的瓜种,说是最适合咱们这种地”
端王在听到“南宫”二字的时候拿着粗瓷碗的手顿了顿,虽然继续喝着茶水,但注意力明显在老汉说的话上面。
“一开始俺们也不信,南宫家却说第一年可先借给俺们钱,包括买种子和物料。瓜熟了丰收便按原价还给他们,种不出来钱就不要了”
“算来算去俺们就是出了一把子力气,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找去,俺们自是应承”
老汉又想起了什么道:“南宫家还跟俺们签了正式的契书,上头还有里正的签字,说是作个保证”。
徐飒撇了撇嘴,如果他没看错,这正是番邦进贡的珍贵瓜种,且这瓜有个好处就是储存时间长,南宫家从这些老农手里将瓜买来能否运到京城不敢说,但是运到雄州、泊州、萦州等地的府城是绝对没问题的。
不用自己买地,买种子和物料的钱是贷给这些老农的,到时还能收笔利息。这些还是小头,大头是运到各州府城卖瓜的钱。
别看这瓜在这儿可以随便吃,到了府城一夸耀这是番邦进贡的瓜,那些大户人家打破脑袋都得抢一个“和皇上吃的一样的瓜”。这南宫家,真是做的一笔好买卖。
端王瞥了一眼想开口的徐飒,将徐飒要说出口的话堵了回去。
徐飒“哼”了一声,咬了一大口甜甜面面的瓜后看向那老汉,“老人家,那契书之上,南宫岳可是跟你们约定若瓜出的好,往后只能卖给他们一家?”
老汉看他爱吃,又敲开一个,“这是自然,俺们出去一趟也不容易,有人赶着大马车来收瓜俺们也省了心”
南宫家这分明就是低价垄断!
徐飒用目光看向端王:有人低价垄断你不管?
端王也用目光回他:有人安民生不是好事儿?你何时这等斤斤计较了?
老汉没看出二人的眉眼锋机,笑呵呵的将手中的的瓜递给他,“对了,让我们签契书的不是南宫老爷,是南宫家的‘藜少爷’”。
“咳”“咳”,端王有点儿呛红了脸,但嘴角却不自觉的向上勾了勾。
端王放下喝水的碗,转移话题,“你这片瓜地没受到滋扰甚好”
那老农应声道:“勿束兵也是来过一次的,许是俺这片地离卫所近,勿束人到这儿时看到卫所的兵马上就转身跑了”
说到这儿又向他们道了句“感恩”。
端王听着老汉的话,“你可记得,勿束兵到瓜地的那次,村子里都被掠走了什么东西?”
“这个俺有点儿印象,那次只是村边边上的二花家人丢了些粮,二花爹娘直说就他家倒霉,还让里正做主让俺们都给出些过冬,俺们又哪有多余的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