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1994[3](2 / 2)

加入书签

终于半扶半拉地来到面粉厂了,周瞳就看着那个破车棚笑,指着它,对应不尘说,“这烂地方...”

应不尘不知是要把周瞳往前扶还是怎么办,周瞳又要吐了。

应不尘连拽带抱地把周瞳弄回家。

周瞳又乐,“这烂地方…”他扭过去,说,“不住了,宝贝儿。”

应不尘的心都碎了,但是心碎归心碎,他还是拿着干净的毛巾蘸着水给周瞳擦脸擦胳膊。

擦着擦着,应不尘就跟最后一次见周瞳似的,流着眼泪擦,在脸上用眼泪写了一本书。

擦完了,盖上被子,应不尘就该滚蛋了。

应不尘正在收拾自己的小书包。

“你大半夜的,上学啊?”周瞳眯着眼睛问,酒意未消,疲态尽显,但是看着眼睛是清醒的。

“你要去大房子,我,我也不要在这里,我去,我去...”应不尘说着,便哽在了嗓子里。

“啥?”周瞳喝了酒,格外耳背,坐了起来,拍拍钢丝床,说,“过来,来。”

应不尘坐在床上,周瞳实在太高了,对他来说。

周瞳的酒气好重,他闭着眼睛,抱着应不尘晃,“你就去哪儿啊?”

“食堂,教室,锅炉房,反正不在这里。”应不尘哭唧唧地说。

“为啥呀?”周瞳晃着他问。

小小的人儿拥住了周瞳的脖子,在他的胡渣上擦眼泪。“你要结婚,你要去大房子。”

“哟,消息灵通的很啊。”周瞳笑着。

你看,他还高兴!

“我不结婚,我也没大房子。”周瞳闭着眼睛,轻轻的安抚着怀里的小人,说,“人家跟我不一样,有知识,有胆量,要出国读书的,她爸爸倒是想撮合,哥也不愿意呀,哥没文化,配不上好姑娘,你要好好读书,你能读到哪,哥供你到哪,以后你要是遇到了好姑娘,起码咱心里有底,起码咱有墨水。”周瞳耐心地跟应不尘解释,也不管应不尘听不得听得懂。

他抱着应不尘,继续说,“人家跟我说你掉河里了,那天哥正要去吃饭,人家给哥介绍老板呢,哥都撅了,今晚终于赔上罪了,喝了一斤白的,难受得很,本来想随便找快板睡了,想着你烧了热水,要回来洗脚。”

“哥,你为啥不要我的小鸡?”应不尘伏在周瞳的肩膀上,哭咧咧地说,“是我捡回来的小鸡,不大点儿,没有毛,在路边。”

“它身上有味道,像那个鸡棚,”应不尘噎着说话,“我拿灯照照他,你不在家,我自己拿灯照活了。”

应不尘听见周瞳粗粗地喘了一口气,把他抱得可紧可紧了,他说,“哥给你养小猫小狗,养一院子,别生哥气,行吗?”

***

那年的冬天格外冷,听说面粉厂在明年要换了个新厂长,装卸工跟运输队都在犯嘀咕,这儿要换皇帝了。

沈老板带走了一帮人,传的沸沸扬扬的,沈老板的准女婿,混得风生水起的穿着皮夹克的周瞳被留下了。

“孩子么,总是不习惯换地方的,我老师还在这呢。”周瞳轻轻说。

旁人都说,周瞳看不上人家沈老板的女儿,人家有志气呢,不做那入赘的儿郎。

离不开人的应不尘,老年丧偶的汪奶奶,就这俩人,拴住了周瞳。

汪爷爷去世了,在1994年的冬。

这也是秋天之后应不尘再次见到周瞳。

周瞳啥也没干,那三天都在汪家的院子里披麻戴孝,披麻戴孝也有说法,比如至亲跟近亲的挂在脖子上的麻绳都不一样,帽子也不一样。

周瞳给汪爷爷磕头,带着应不尘一起磕。

灵堂前面得坐人,进来吊唁得点香,蜡烛跟烟不能断。

汪奶奶无法主持这些事情,周瞳也没经验,东问西问,终于也是叫清楚了敲打班子跟送灵流程。

应不尘蹲在板子后面,听见了别人在说:

“自己都那么有钱了,还带着亲生子侄的孝麻,人家要孝顺你能顺着学生那样的,也能孝顺是吧。”

“他那些钱都是借的,你可不知道,就是太年轻,想一出是一出的,这儿弄地叫人家十几人筹出来的钱,搞什么运输公司,连着后面盖了俩平房,搞纺织勒,那机器哐当哐当的吵死了。”

“他那些钱都是女人身上骗来的,我可听过啊,他从前穷的,就是刚来的时候,就跟一个理发店的女老板搞上了,要晓得,那女老板都好做他妈了!”

“他哪有啥本事,不就是这么上来的妈?刚来汪家的时候,穷得就靠他老两口接济着,现在有钱了,可不见来翻新翻新这房子呢?”

“可不么,拨款子不就成了?难道用的上自己来垒砖啊?说一千道一万的,反正吃绝户倒是吃的板正,往那一站,养也没养,孝也没孝,当儿子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穷坳坳里出来的种就是这样,老两口一把年纪还给他养孩子,说是周瞳头一回来就眼珠子转着搞清楚了这汪家的情况,你就看他啥时候汪老太太也死了,这钱,全是姓了周了。

周瞳的眼因为熬了好几夜,红得跟兔子似的。

白房先生也自然把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