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6《红叶书》五六(2 / 2)

加入书签

长史大人上呈仵作尸检记录,记录中明确写了那名疑犯患有先天心绞疼,还有当时负责调查这起案件的官员在疑犯死后给其家里送去抚恤钱的调拨记录。一切都证明滥用私刑为误判。

冯棹台不辩驳,似乎无话可说。

梁风站出重申昨日冯棹台说过的仵作未检出疑犯患病的事实情况。

长史大人驳回:“仵作的尸检记录最初确实写的是疑犯未患任何疾病,但很快仵作便发现有误,修正过一次尸检记录。修正前后隔了七日,冯大人看的,正好是未经廷尉盖印的错误的那一份。”

梁风无话可说。证据严谨,冯棹台也无法反驳,事实仿佛就是如此。

皇帝做出决断,认为御史事多压身,偶有疏漏也是正常,且那仵作在修正尸检记录后未及时销毁错误文书,致使误解。冯御史无需为误判负全责,罚一月俸禄,禁足十日。

罪名并不严重,只判为疏忽,梁风却觉得对疏忽的惩罚重了。

冯棹台没说什么,躬身受罚。

皇帝又看了梁风一眼,梁风还是疑惑,可能皇帝想告诉他很复杂的意思,他只看出了眼神里的警示与......不知道。

冯御史的事情商讨完后,禁物羽殇再被人提及。梁风把自己在人群中隐下去。

文官逼皇帝表态。因金党而死的人太多了,当中大部分是被无辜连坐,若出现了一个与金党密切相关的人而不死,文官集体会要求皇帝对因金党而死的所有人负责。

皇帝沉得能滴水的脸色直直盯着游照同。

梁风冷眼旁观,若这事与他和金絮都无关,至少能不更深入地牵扯,他倒是也想看看皇帝的态度。

他更担心的是冯棹台被禁足了,他收捐资时会不会出什么事。

朝会近尾声,皇帝再次将事情推后再议,叫梁风留下了。

待大臣离去,梁风随夏培引去宣室。

皇帝更换朝服,坐于案后,梁风坐到皇帝下首。刚坐下,夏培奉茶退出,梁风恍惚发觉,这好像是要正经说话的气氛。

瞧着是要搞铺垫的样子,梁风警觉起来。

皇帝当先开口:“关于那对耳杯的事情,你觉着,这两日朕和那些大臣是在吵什么?”

果然开始搞铺垫了。梁风仔细地前后想一想,谨慎回答:“大臣不喜宦官干政,想除掉掌控权势的太监,于是借这对杯子对高京下手,陛下想保住太监。”

皇帝脸色没变,梁风试探地接着说:“本质上是陛下想掌控外朝权力,而文官不许。游丞相借此事警告陛下,差不多可以收手了?”

他把“警告”两个字说得太过直白,惹得皇帝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金党被剿灭时,背后也有这些大臣推波助澜,包括游照同。这个时候要朕收手?”皇帝语气愤愤然:“你知不知道前几年游照同为了讨好朕做了多少事情?如今他位及丞相了,倒敢反过来跟朕作对了。”

“他们推波助澜也是因为有陛下默许。”梁风道,他不是很关心谁和皇帝作对,“在第一个因金党连坐而无辜受死的人出现后,如果陛下及时下旨禁止,还会有第二个人出现吗?”

“阿风,你想与朕对立?”皇帝凝眉。

那沉沉的能滴水的脸色看着他了,梁风平静地移开眼睛。

他觉着,做皇帝的要想不被人作对,那就得做什么事情都不夹私欲、不出格,梁戟明显做不到。

“陛下希望臣做什么?”他直白地问。

皇帝脸色平和一点,似乎就等他这句话。梁风心里一哼。

“你不用做什么,只需默认朕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皇帝说完便看着他。梁风等了会儿,见皇帝不再开口的样子,才知道真的只有这一句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