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收网(1 / 2)
“速速备马!”赵渊在院中来回踱步。随行的士卒闻令而动,脚步声在空旷的院落里回荡。
他解下腰间的令牌,递给身旁的杨明煊:“从现在起,长安府由你全权调度。我信你一次,希望你不要辜负她的信任。”
杨明煊接过令牌,眼中掠过一抹复杂的情绪。出发前,她还在怀疑赵渊与玄月司有牵连。
“明晚子时以后,伺机行动,封了天香楼。”赵渊语调沉冷,“杨老将军带大的孙女,这点事不用我多说吧?”
瑾年接话:“殿下指的,就是花月阁的新楼,玄月司在长安府的销金窟。”
赵渊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你们自己看着办。”
杨明煊垂下头,声音沉稳而有力:“明煊定不负殿下所托。”
赵渊转过身,目光落到一旁的瑾年,眼神如刀般锐利:“婉儿说你聪慧过人,颇有谋略。”顿了顿,他补充道:“现在,把你知道的消息全都告诉我。”
瑾年微微颔首,沉着冷静地将现有情报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既不藏拙,也不拖沓。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赵渊,心中却渐起波澜??他对局势的掌控远超她的预料,甚至连明晚子时的关键节点都清楚。可那究竟是什么时机?难道玄月司真的在湖心岛布下了埋伏?
一念至此,瑾年不由得暗暗揣测:这位二皇子,为了探明玄月司的秘密,怕是早已将自己置于险境。他种种布局的背后,似乎连自己也算计了进去。若不是他们意外闯入青阳县,恐怕在天香楼被抓的,便是这位二皇子和玄月司的一干人等。
倘若真是如此,这一趟最危险的人,或许不是东华郡主与太子殿下,而是这位二皇子。
赵渊听完瑾年的讲述,只问了一句:“婉儿怎么样?”声音低沉,却难掩急切。
瑾年从袖中取出一卷诗稿,递到他面前:“婉儿那日微醺时随口作的诗,殿下不妨一阅。”这是她临行前特意誊写的。原稿她曾给太子殿下,依殿下阅后所言,诗中所指的“俗客”,便是眼前的赵渊。
赵渊一把接过诗卷,迫不及待地展开。纸张在烛光下微微透亮,他的目光一行行扫过,眼中情绪层层翻涌。
“这里交给你们了,务必将长安府围得水泄不通。”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情绪都压回心底,再次抬头时,神色已恢复平静。
瑾年福身行礼:“谨遵殿下吩咐,但还请殿下珍重。无论山门谶语是真是假,太子殿下、太尉,甚至婉儿,许多人都倾力相助。孤军奋战,终究不是上策。”
赵渊闻言,眼底掠过一丝波动,却没回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