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页(2 / 2)

加入书签

乔家马场虽然一直在乔费聚手上,乔费聚一去,马场就是乔致的。梅氏早就把马场看成自己这房的产业,好马拿钱也没处买去,是随便的东西吗,一给就给七十七匹。梅氏说得没错,乔家养出来的马,一年年都是有去路了,就是不卖钱,不给自己人用,送人也是七十七笔人情,就这么给夏译擦了屁股,梅氏和乔氏的姑嫂之情,还没有到那个份上。

乔致为难的道:“小妹嫁到夏家,委屈了她,这些年,虽然她面上过得不错,里头的滋味谁知道。译哥是她的长子,若前途被毁,她后半生也被毁一半了。”

梅氏深吸一口气,看望别处,想想这口气吐不出去,道:“小妹委屈,委屈了多年,难道这家里就她受委屈了?小妹出嫁时,给她办了多少嫁妆,还不算这些年,出嫁二十年了,我有了好东西也不忘她,还不够吗?外人都以为,乔家通过夏家攀上了太子。外人不知,你我是知道的,凭着乔家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何用攀附太子?太爷自毁了仕途,乔家上下在太子在时,夹着尾巴做人,既要躲避皇上,还要躲避太子,一点儿错,就是两头得罪。乔家主张立了太子,夏家就趁机拉住了乔家,要把乔家钉死在太子的船上,当年要不是逼到份上了,又何须借虞氏的手,把信国公府,现在的武定侯府,一干新贵都得罪了!”

虞氏的人从来不出现在公开宴请的场合,那天为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她的人办成了事。

“难道乔家被夏家连累至此,失去的还不够多吗?”梅氏情绪激动之下,跌碎了茶盏。正是因为这些不满,梅氏仗着自己辈分高,一年都不去夏家一次。

乔致看着滴滴答答的桌角,一时回顾近三十年的往事,当年皇上不肯册立太子,乔家父子商议时,甚至说过,太子的立废全在皇上,今日国难当头,需要立一个太子来安定民心,军心,若日后太子难当大任,皇上既可予之,也可夺之。

乔家历来如此主张,为了大局,一时的权宜之计有何妨?能利用的,皆可利用,无用了,弃了就是,太子位也是如此。

乔致无奈的安抚梅氏,道:“好了,好了,爹还没有决定,爹要是同意给,我当儿子的,也不能不孝,逆了他老人家的意,爹要是不同意给,你也是白生气。”

☆、顶上

乔费聚没有答应乔氏的请求。如乔致所说,乔家马场还在乔费聚名下,乔费聚一生的威望,阖族上下,莫敢不从,乔致要当孝子,也不能违逆。乔费聚是有这个权利,一出手就给乔氏七十七匹马。可是,马给了之后呢?乔费聚在一日,看在他老人家面上,和夏家还是亲密的姻亲关系,乔费聚不在了呢?每一家都是一大家子人口,老爷子不能太偏心了,全部偏心在一个外姓孙子身上,连大房长媳梅氏都不服气,其他房里人就更加不服气了。这些马给了夏家,乔家人这几年要用好马就没有了,夏家为了一个夏译,不说得罪,年轻有为的乔家子弟都对夏家存了疙瘩。有了这样的心结,长远来说,对夏译日后爬起来也是不利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