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2 / 2)

加入书签

景佑只是当时气恼,被那样下流的眼神看让他动了肝火,后又知道那人的身份,这样的小人就得给他教训。见张致远脸色稍霁。便接着景曜的话说道:&ldo;父亲,儿子们受父亲和老师的教诲,那些jian猾小计也是对着小人的,不过是整一整他罢了。要是儿子们没抓住他的辫子。也就罢了。要是可能的话,儿子还想夜黑风高的把他拉到胡同口里套上麻袋暴打一顿出出气呢。儿子哪里受过那样的委屈,爹就不替儿子想想?最后声音小的很,但也足够大老爷听见。

这委屈挠到大老爷的痒处了,从小到大景曜和景佑虽调皮了些,但独立的很,也不叫苦。当初他们四岁就离开家。俩小孩儿就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乍然离开了家,送到寺庙里,张致远也心疼孩子,也不放心,还特地在广安寺多呆了几天,陪着他们,但他俩虽最开始见不到娘。哭闹过几次,后来熟识了环境,就不闹了。后来习字、练武、雕刻再苦再累都没叫过委屈。说不想学了,张致远虽嘴上不说,但心里以他们为傲。这下子儿子受了委屈,和当爹的倾诉呢,张致远苛责的话哪里说的出来,不过是担心他们俩自满走弯路而已。只语重心长道:&ldo;话虽如此,但是你们俩才十岁,别没得还没整倒人家,倒将自己折进去了,还是好生读书要紧!

景曜和景佑心中已打定主意了。嘴上虽然应了,心里却想着一定要好生整治一番那下作的公鸭嗓!

见景曜和景佑耷拉着脑袋,张致远如何不知道他们俩的想法,却知道硬来不得,只想等他吃了亏后,再好生说说他就是了。临走时还不放心。遂加了句,&ldo;待明日下学后,我让乌先生指点你们行事政策,有什么不懂的尽可去问。乌先生自张致远父亲就是张家的幕僚,饱经世情,有丰富的幕僚经验,对政治时事有独到见解,让他于官场上处事可教导两个孩子。再说了能以此让俩孩子吃了亏,就会吃一堑长一智,就算吃了亏,现在还有他在后面兜着。就护短这一点来说,张致远最甚,不还有一个护犊子的在。

等张致远走后,景曜把搞成一团漆黑的宣纸烧了,无声的笑了:&ldo;爹是站在我们这边儿的,不过既然爹知道了,那就代表娘也会知道‐‐他突然打了个寒颤,在他和景佑看来,对付那公鸭嗓吃了亏还不如来面对娘可怕呢。

不过景曜只猜对了开头,没猜中结尾。张致远回到正房,安宁本来还促黠道是不是什么少年的烦恼,听了张致远的话,秀眉皱了起来。&ldo;他们俩准备怎么整那狗仗人势的公鸭嗓啊?

张致远功力精进,不然怎么能悄无声息的站在景曜和景佑身后看了好一会儿呢,把他们俩的计谋看了个大概,一说。安宁不赞同的道:&ldo;这么小就搞出这样jian猾的整人计谋了,以后大了可怎么办啊?

张致远也点头,但小妻子的下句话让他差点撅过去。

&ldo;不愧是我生的啊,不过这计谋实施起来还得人手吧?

&ldo;胡闹!他们俩想整整那小人就够了,你怎么还想插手?怎么做娘的?

&ldo;我儿子受委屈了,我当娘的还能袖手旁观不成?当然了我也是为他们好啊。安宁明眸转动,嫣然一笑,款款道来:&ldo;老爷你想啊他们俩还小,考虑事情还不成熟,难免会仗着自己有几分小聪明,就妄自行事,少不得有纰漏,这件事若是成了不说,若是不成让他们俩吃个亏也好,毕竟这个时候他们年少虽然还有我们做父母的在后面兜着,但也得让他们引以为戒,别日后长大了,入仕了,还因为自己的自满犯错,那时候没我们给他收拾烂摊子,说不得有什么倾族之祸。我倒不是插手,总得在后面瞧着,给人家个教训就算了,别让他们闹大了。这两个熊孩子,果然是翅膀硬了,还没学会走就想跑了,合该是欠教训!

一席话说的张致远有阴转晴,夫妻俩事关儿子整人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但大老爷忘了,自家妻子可是个超级护短的人,而且表里不一的功夫练得炉火纯青。

第二日,景曜和景佑果然就被安宁叫过去,安宁先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俩,道:&ldo;怎么翅膀硬了,想离开爹娘独自飞翔了哦?

景曜和景佑以为安宁生气了,连忙说不敢。安宁点点景佑的额头,道:&ldo;行了,别一副沮丧的样子,昨天你们父亲已经和我说了,挺能耐的啊,整日在国子监读书,还能查到人家的身份哦?这会儿安宁想想,总觉得这人有种熟悉感,乍又听景曜提及,安宁笑了,难不成还是她知道的那个?

景曜和景佑面面相觑,娘怎么突然笑起来了,景佑问道:&ldo;娘,您认识?不会吧,娘怎么会认识那样的人啊?

安宁摇头,笑道:&ldo;我就说怎么就有股儿熟悉感,几次听到旁的太太们说那极得太子宠爱的庶妃是扬州人,原还是大盐商,我还不当回事,今个你们说了那家人的姓,我还真就想起一人来,如今倒是对上号了。不过那庶妃我是见过一面的,那会子你们俩还是光屁股蛋儿的小奶娃呢。原来是那盐商房家的房青萝,原她听说是被他们家送到都城二皇子家做侍妾去了,后来她就把这人给忘了,没想到时隔这么久还能碰上旧识。当初江南的盐商们迎来一次大清洗,执掌江南盐业牛耳的几家首当其冲,这青萝家早早的投靠了二皇子,虽损失了大半基业,但好歹保住了部分家产,没想到这家不仅没被打入泥污,反而借助了女儿的势,摇身一变不但脱离了商家身份,还成了未来小王爷的外家,可不正是春风得意时。

安宁将她知道的说给景曜和景佑听,见他们沉思,笑道:&ldo;你们俩说的不错,就是那佛家慈悲,不是还有怒目金刚呢。不过你们要知道:&lso;宁可得罪君子,也莫得罪小人&rso;,所以这件事你俩大可不必自己动手,要知道想要整治小人,并不定要亲自动手,借助第三人、第四人甚至绕个十圈八圈没甚干系人的手,将自己的干系撇干净。

&ldo;娘,那我们‐‐

安宁笑的十分雅淡,道:&ldo;千万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行啦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