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1 / 2)
《农门贵子(科举)》全本免费阅读.cc
“阿爷,云阳府城它大不大,是不是比桐乡县大好几倍?我听钟夫子说过他去府城参加府试时,感觉那府城的城门比天还高。”
堂屋内,魏家小辈围聚一团。
听魏六三讲这段时间的经历。
只是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魏家老四魏平江双眸一亮,突然起身,右手夸张地向上抬起,比划着夫子说的那比天还高的城门。
那云阳府城,他可听夫子说过。
又见阿爷讲到了他知道的地方,所以尤其兴奋,直接站起来比划。
此话一出,顿时惹得魏六三哈哈大笑,说道:“府城城门哪里有这么高?”
“只不过比县上的城门高大雄伟一些,来往的人也更多,谈不上什么比天还高,不过,云阳府城确实是比县城更大,我们第一次到时,也是被震撼许久。”
魏平江撇起嘴,放下手嘟囔着:“那钟夫子怎么还骗人……”
当魏平安和他大哥匆匆赶回来时,看到的便是这一番景象。
苎麻布不像蚕丝、棉线织的布那般细腻柔软,为了便于裁衣,方才他们正在河边用力锤打着前几日织好的苎麻布,让它软化。
结果就被村里路过的人告知阿爷回来的消息。
于是魏平安和魏平春两人将布过水晾好后,才匆匆赶回来。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钟夫子可没骗人。”刚进来的魏平安笑道,然后和大哥向阿爷问好,拉过一条长凳坐在魏六三身边。
“大哥,魏三儿,你们回来了!”
“大家刚才正找你们呢。”看到大哥魏平春和魏三儿回来,魏平江挥舞着右手,脸上还是带着兴奋说道。
也不知道魏三儿和大哥最近在做些什么。
整天待在大哥的木料房里,要不就是和大哥在院前摆弄着麻线,要不就是像今天这样找不到人,反正是不见人影。
神神叨叨的。
“刚碰到一位婶子跟我们说阿爷回来了,我和大哥便赶回来,只是,阿爷,爹和大伯他们人呢,怎么没看见他们。”魏平安看了一眼周围问道。
在堂屋内并没有看到大伯和爹他们。
只有魏家小辈围坐在阿爷身旁,而剩下的二哥和阿奶她们则在一旁清点着各类物品,应该是阿爷他们此次带回来的,不过魏平安也没多看。
他也有好些时日没见到爹呢。
魏六三笑道:“前些时日签了一份货契,对于村子来说太过重要,所以我让他们一下驴车便去找太叔公商量了。”
“原来是这样。”
魏平安微微点头,心下了然,不过想到阿爷话中的货契,转头询问道:“只是阿爷此次出去谈成了怎样的货契,这么着急?”
什么货契还需要三个人去说?
魏平安有些好奇。
魏六三挺直身板,神气十足。
“这可是事关村子五年内药材事的,大货契!”说罢,便将庆山府和叶掌柜之事一一讲述出来。
另一边,太叔公家。
四周早已围满了人群,魏家兄弟三人才刚和太叔公谈完出来,便被挤在人群中,束手束脚,难以动弹。
“元孟,听说你们今年跟六三叔出云阳府了,那云阳府外面是怎样的,那边的县有没有桐乡县大?”
“元孟,这次村里的药材都卖出去了吗,咱们今年要不要多种些药材,种多了能不能收上去啊?”
“元孟,俺小时候还抱过你呢,今年收药材一定要先考虑俺家啊!”
“……”
吵吵嚷嚷,犹如菜市场。
偏偏大家都是亲戚,又不能不管不顾,也不好劝阻。
“哎,各位伯叔们,我们也才刚回来就来找太叔公,这些事不是还要商讨吗?不过我们魏家可以保证,这五年,只要不做什么毁坏稻田种药材犯大兴律的事,村子里种的川芎和续断,咱们魏家都收!”魏元仲扬声说道。
在这一年多来,魏家的声望逐渐上升,在魏家村里已经快和太叔公家媲美,所以魏元仲放话后,众人也就渐渐散去。
只是众人离去前还要跟魏家三兄弟多扯点从前的小事,让魏家先考虑他们家。
“还是老二胆子大。”魏元孟感慨。
“是啊,叶掌柜的事要是我打听出来,估计就怕这怕那,等回来告诉爹时,人家叶掌柜早离开庆山府了。”魏元叔顺承道。
他们都觉得老二勇猛。
看到叶掌柜在他就直接冲上前,说村子里的药材是请专人看过的,保证药效好,这才得到一个商谈的机会。
“哪里,谈货契时不是爹和你们去谈的,要是我可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魏元仲不好意思地摸摸头,笑着说道。
等他们回到魏家堂屋时。
魏六三还在跟自己的孙辈们吹嘘着一路上的经历。
比如说府城的城门可以容纳四驾马车。
又比如说从桐乡县渡口坐小船走水路顺流而下,便可以直接到云阳府城。
再比如告诉魏平安他们云江和宁江之上,众船扬帆争渡的壮观场景。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惹得魏平安内心充满好奇和向往,前世只在古诗文中看到过的古代繁华城市,他也很想亲眼见识一番。
就在这时,大伯魏元孟的声音传来。
“爹。”
魏元孟上前两步,面上带着笑意,说道:“太叔公那边的事情已经谈妥了,等过两日,太叔公就把村子里当家的人都叫齐,重新看看如何扩大药田,好趁着这五年多赚些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