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89章(1 / 2)
《她把悍臣反禁了》全本免费阅读.cc
“许多年前的事了,我记得我曾在一人手上见过这件案子卷宗,我若没记错的话,青州逢变那日是景熙二年九月初七,三万倭兵上岸侵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路杀到了青州城中。那知府常如安,大势之下,弃城而逃,故此,是都指挥使崔衍,携三千残兵抵抗多日,而后,援兵才至。”
重霈抬起头,目光落到云笙脸上,带了点幸灾乐祸,“当日领兵救援的,是靖海侯不假,可在同一时间,崔衍还向西北方几乎同样距离的蓟州也做了求援。”
云笙不知他为何引出这样几句话,当年东伐本就是由青州那场倭兵作乱引起的,之后朝廷趁势追击,将倭人打回了东瀛老家,这才换得这十几年沿海太平,可是这些和梁蔚与陆楷瑞之间又有何种关系呢?
她抬眸,直视着重霈道:“你不必将矛头往我身上引。我是听过崔家之后,陆家才有了出头之日,可当年我父陆楷瑞便算再有能耐,也不过只是个明威将军,在蓟州如何能是他一家之言?大邺掌兵,无府可出蒋、崔两户之右,他们又是姻亲,地位牢固,便算我父再想动手脚,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吧?”
蒋桓坐在一旁,目色沉重。
重霈见他安静如斯,不免多了几分好奇,转过头去,笑眯眯问道:“这位谢公子呢?你出自世族谢氏一门,当年的事举国皆知,你又听家中长辈说过多少?”
蒋桓压了压嗓,这才开口,“朝廷东伐之时,我不过才六七岁,自然没什么印象,听,倒是也曾听家中长辈提起过几次。可无非是说当年青州城破后的惨状,至于求救一时,应当青州甫一出事,崔衍便遣了人往上京和蓟州分别求救,想来应当不存在延误军机一说。”
重霈:“这是自然。据我所知,求救信是在出事第一日便送出去的,蓟州我不知,但向上京的求救书信,兵部收到后归档,还特意在上面记骑兵抵达的时间,是在出事后第三日。”
云笙越听越糊涂,“什么意思?”
重霈一双眼盈盈笑着,说道:“朝廷有驿站,八百里加急,青州至京,两日半可达,可当日倭兵作乱,想来路上驿站亦是有所损坏,所以三日的时间倒也说得过去,兵部拿到消息,报通政使司,由通政使司上报内阁、内阁引黄拟票,上呈皇帝,皇帝批朱,一系列政令下放到兵部,再由户部辅助,备齐粮草,这些准备妥当后,至军队开拔,怎么也需要一到两日。可你猜猜崔衍那老东西带着崔家上下抵御了几日?”
未几云笙回答,他笑了一下,自答道:“足足十一日。”
云笙听着他的话,茫然了片刻,突然慢慢瞪大了眼。如果按照正常时间推算,朝廷援军开拔的日期应当在九月十一或十二,上京至青州路程不远,依照军速,最晚最晚,在九月十五就应该抵达了,可朝廷援兵到达的时间足足比预计晚了三日。
重霈侧了侧身,觑着她道:“可奇怪的是,无论是景熙帝还是阖朝上下,都对此没有任何存疑,就连崔家自己也没有向皇家讨说法。当然了,崔家在这场大战中也算有疏漏在先,若非崔衍那老东西徇私,为了救自己的外孙将城中密道暴露在倭兵面前,又何以害得全城百姓几乎被屠城殆尽,而那些经历过屠城的青州百姓,本就所剩无几,男儿上阵杀敌,战死不少,剩下的又只一些老幼残弱,他们哪里懂这里面的门门道道,见上京派兵来驰,早就感恩戴德,自然也不会再去追究为何朝堂的援兵晚了三日才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