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1 / 2)
第378章 伤愈替我解毒
时人称呼沙漠为“瀚海”。于是阴山内的一带狭长戈壁,被叫做“小瀚海”;而阴山之外的北漠地界,有片更为广阔的沙漠则称为“大瀚海”。
荆红追此刻便行走在风雪交加的小瀚海上。
为了救回被北漠骑兵掳走的苏大人,他一路追踪着行军留下的马蹄痕迹,直至暮色降临后天气变得恶劣,暴风雪再次降临。
戈壁滩上只有结冰的碎石与砂砾,不仅无处躲避风雪,还容易被狂风卷起的石块砸伤。
荆红追持剑在手,并不惧风雪与飞石,但他从战场上捡来的坐骑却是一匹成了精的北漠老马,一见这种天气,立刻跪伏在沙地上,怎么拉拽也不走了。
他只好弃马徒步,施展轻功赶路,但风雪太大,整片戈壁变作了灰蒙蒙的混沌,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他朝着一个方向顶风冒雪地跋涉了两个时辰,最后发现自己又兜回原地。
纵然武学宗师境界,也仍是凡人之躯,难以与天地伟力抗衡。荆红追无奈之下,只好背靠马腹盘腿而坐,枯等一夜,直至风雪势弱后方得以再度启程。
这一夜风雪卷走了所有的车辙马迹,荆红追穿越小瀚海后,在茫茫的敕勒川上搜寻,中途还遇见了两名黑云突骑的斥候。
斥候做北漠打扮,荆红追以为是阿勒坦手下的骑兵,逮住两人后好一番审讯,最后彼此表明身份才解除了误会。
从斥候口中得知,前一日阿勒坦的大军的确在阴山脚下扎营躲避风雪,因为他们搜寻时发现雪地上有几根来不及拔走的、固定穹帐的桩子,以及半条断裂的坠绳。
按说风雪渐小后,敌军会再次南下攻打大铭边境,可不知为何,竟像是突然改变行军计划,转道离开了一样消失无踪。
“可探明阿勒坦大军转道的方向与目的地?”荆红追问。
斥候道:“大多数痕迹都因为风吹雪落而难以辨识了。只能肯定并未向西翻越阴山。”
“他们没有回师瓦剌王庭。”荆红追思索,“应该也没有南下。毕竟十万大军,若是夜渡小瀚海不可能毫无动静,我昨夜就露宿戈壁,多少会有所察觉。”
斥候也觉得疑惑:“不西归,也不南下,阿勒坦能去哪里?有何意图?”
荆红追从怀中掏出一张北漠舆图 这是苏大人根据兵部旧图进行勘误后,亲手绘制的地图,边缘还画着特别的线段,大人称之为“比例尺”,说能使距离更加精确。
他将舆图平铺在马背上,观察过周围山势,点出他们目前所在的大致位置,然后指尖沿着附近的和林河,滑往东北方向的下游区域,落在一个叫“威虏镇”的地方。
“此处是北漠鞑靼的境内,为何地名与中原无异?”荆红追问。
斥候甲答:“这个地名是太祖皇帝取的。我朝建国初攻伐北成时,太祖与显祖皇帝何止打到威虏镇,还攻陷了他们的王庭旗乐和林,甚至打到了极北的坝额湖。
“可惜呀,这些草原鞑子就跟野草一样,那句诗怎么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北成亡国了,他们便散作鞑靼与瓦剌两大势力,几十年来仍在一边内斗争夺宗主权,一边外扰大铭掠夺畜物。”
斥候乙插嘴道:“如今内斗没有了,阿勒坦不是自封圣汗,统一北漠了么?当时他兵临鞑靼王庭 旗乐和林,逼得‘雌狮可敦’抱着鞑靼小可汗从宫殿高处跳河自尽,又几乎屠尽鞑靼王室,只留一个公主,拿来与自己的心腹部下联姻。此举一下子就震慑住了鞑靼的大贵族们,纷纷对他俯首称臣,这手段……啧啧,果然是一代枭雄。”
越是了解阿勒坦的行事手段,荆红追越是为自家大人忧心忡忡,觉得阿勒坦经历过中毒与丧父之后,性情大变,显然已经不是几年前在灵州清水营见到的那个率真爽朗的贩马汉子了,若是被他认出苏大人的身份,还不知会做出什么残暴举动来。
他关心则乱,指尖真气微泄,险些把“威虏镇”戳出个洞。
“阿勒坦会不会撤到了这里?”斥候甲端详着舆图上的这个指印坑。
斥候乙摇头:“我不知北漠人管‘威虏镇’叫什么,但那处仅仅是个部落聚居地,不算很大,怕是养不起十万大军。”
荆红追的指尖又从“威虏镇”继续往北滑动,停留在北漠腹地的三河交汇之地。
此地虽为鞑靼王庭所在的都城,地图上亦有另行标注,在“旗乐和林”的旁边备注了一个“杀胡城”。
显然这个大铭风格的地名也是太祖皇帝另取的,不仅炫耀了自己攻城杀人的赫赫战功,对北漠的轻鄙与敌意也从中可窥一斑。
荆红追油然生出一股“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慨叹,但很快就被对自家大人的担忧冲没了。
“我打算继续往北走,定能追踪到蛛丝马迹,救回苏大人。”荆红追沉声道。
两名斥候则表示要回靖北军的临时驻扎地 沙井,向将军大人汇报他们所打探的情况。
双方很快分道扬镳,三骑人马犹如雪原上的数点惊鸿,于寒冬苍茫的北漠大地各自奔赴遥程。
-
苏彦咳嗽得厉害,夜不能安枕,精神越发委顿了。
阿勒坦用白狐裘一层层包裹他,不仅让他与自己共乘,更是时刻搂在怀中,日夜兼程地赶路。由于苏彦一吃东西就会引发咳嗽导致反胃,只能进一些流食,阿勒坦身边永远备着新挤出的温热马奶。
将领们与王帐侍卫们对此私下议论
圣汗前所未有的盛宠,竟是给了一个战场上俘虏的、认识不到三日的中原男子。此人曾是胡古雁台吉的奴隶,圣汗以一座富金矿的高昂价格将他换了去,还亲自为他赐名“乌尼格”。
胡古雁台吉虽然对即将到手的金矿十分得意,但谁若是在他面前提起被换走的奴隶,他便要勃然翻脸,骂那名奴隶是个会使妖术的祸害,把阿勒坦迷得理智尽失,毫不顾及他的汗王兄弟的颜面。
圣汗时年二十二岁,同龄人孩子都不止生一个了,他却迟迟未婚,甚至连个侍妾都没有,当真是要守着神树刺青,死等老巫预言中的命定伴侣?
那个乌尼格摸了神树刺青也没被治罪,圣汗难道认为自己的命定就是他?
也许是作为宠物豢养的,并没当做是个人,故而不计较。
左不过一个奴隶罢了,想宠就宠,想杀就杀,只要圣汗高兴,哪怕把万八千个奴隶一齐活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
闲话纷纷,传到了侍卫长斡丹的耳中。作为第一心腹的他也觉得不可思议,想打听情况又看阿勒坦近日一丝笑容也无,似乎心情恶劣,最后还是忍住闭了嘴。
阿勒坦下令全军急行,三日夜内必须抵达旗乐和林。
北漠骑兵们自小牧马,吃喝乃至打盹均能在马背上完成,而且备用马匹多,一匹跑累了换一匹便是,故而并不觉得急行军格外艰辛。但多少有些不解,为何要转道北上旗乐和林,不打铭国了么?
不过圣汗因着神树之子与萨满大巫的尊贵身份,又拥有统一北漠的战功与杀伐手段,威望之重犹胜乌兰山,即便众人再不解,也无人敢轻易质疑。且军中还有不少狂热拥护者,认为圣汗的命令便是天神旨意,无论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服从。
胡古雁对此颇有微词,但也只能放在心里骂骂,明面上也不好弄得太难看。
↑返回顶部↑